罗甸:因地制宜,力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

24.12.2015  11:57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24日电 1932年9月,中共黔桂边委在罗甸县凤亭乡蛮瓦地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一个地下党支部——蛮瓦党支部。1998年,凤亭乡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划定为革命老区。为了支持老区率先打赢脱贫致富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富足安乐的生活,罗甸县因地制宜,主抓农业结构调整、产业扶持和生态移民搬迁,为老区经济实现“后发赶超”明确了发展方向。

    凤亭乡,地处县境南部,与广西天峨县遥河相望,距罗甸县城约63公里。全乡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辖10个村73个村民小组53个自然寨,总人口13447人。了解凤亭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两样东西最出名:一个是这里是省级革命老区,另一个就是这里很“”。

    凤亭全乡山地连绵,沟壑纵横,耕地资源稀少,陡坡耕地比例大,土地贫瘠,常常旱涝成灾,十种九空,传统农业创收极低。

    数据显示,在“十二五”之前,当地近三成居民收入都在1500元以下。到2014年,全乡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仅有4856元。

    为了切实解决老区农业发展滞后,产业创收低,居民生活水平差的难题,罗甸县确立了“摸清家底、找准路子、拓宽致富主渠道”的发展思路,为老区群众发展致富指明了方向。

     产业驱动发展,向“空壳村”宣战

    在几年前,凤亭乡还没有一家专门的农村合作社,全乡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几乎为零。外出务工和个体种养殖业是全乡主要经济来源。

    2015年之前,凤亭乡联明村还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外出务工和玉米种植是全村429户居民的生活支柱。今年10月,在县挂帮领导专项财政的扶持下,联明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土地入股农户+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总投资50万元,已养殖绿壳蛋鸡6000羽,实现年产值近50万元。

罗甸县人武部部长杨茗翔调研凤亭乡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情况。

    针对很多耕地“跑水、跑土、跑肥”的现状,凤亭乡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依托非耕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山上“大做文章”,着力发展山地生态高效农业种养殖基地。实施开展三个“一万亩”发展项目,大力扶持油茶,板栗、柚木等珍稀林木种植。同时,还实现艾纳香种植2000亩,无核枇杷种植1万株,绿壳蛋鸡养殖3.5万羽。

     打造一个专门的农贸市场

    都说贵州“地无三尺平”,凤亭乡的街道则是名副其实的“地无一尺平”。每月8号,是当地赶场的日子。这一天,各式各样的商贩摊点、从各个寨子赶来购物,置办家当的老百姓都会把这里塞得满满当当。无论是大小车辆,还是行人,挪动起来都相当困难。

    “如果我们有一个专门的集贸市场就好了。”这是当地老百姓和干部的普遍心声。

    为让老百姓拥有一个安全、宽敞、舒适的商品流通环境,打造一个专门的农产品商贸市场,一直是凤亭乡所有干部的目标。

    “这个目标有望明年实现。”凤亭乡党委书记黄元武告诉笔者,凤亭乡规划建设的商贸市场已经动工,计划建造面积43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专设市场摊位200个,将彻底改变凤亭长期以来“以路为市”的旧面貌。

     易地移民搬迁,挪穷窝

    据统计,凤亭乡有9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8.7%,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乡。2014年,乡镇区划调整完成后,原班仁乡与凤亭乡合并为一个乡,人口数量增加了5000余人。

凤亭乡易地移民搬迁项目开工。

    为了让贫困群众挪出穷窝,凤亭乡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以建设新集贸市场与生态移民扶贫工程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开展部署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为困难群众谋划出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小康路。

    位于凤亭桥上方大坝的移民集中安置点,已于近日动工建设。该安置点规划安置居民100户461人,采取集中搬迁与零星搬迁的方式,对蛮瓦寨、拉祥寨、海里寨、凤亭村三组等革命老区遗址周边农户、居住条件较恶劣的农户及地质灾害区农户实施优先搬迁。

    按照规划,安置点房屋建造将以民族特色与革命老区文化相结合的风格设计,辅以水电照明、道路硬化、文化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成独具民族特色、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城镇,并兼具革命老区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