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时

27.05.2016  20:46

    新华网贵阳5月27日电(通讯员张松 班方智)近年来,罗甸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扣“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发展目标,全力打造“水之城、玉之城、灵性之城”,实施大旅游、大健康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提升景区管理质量,迅速推进全域旅游,全面打造罗甸旅游发展升级版,全县旅游产业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自然景观吹民族风,凸显区域资源禀赋

    五月的大小井景区风光一枝独秀,碧波荡漾的河面上,布依族特色的竹筏载着“南腔北调”的游客往回穿梭,一片欢声笑语;山中,千奇百怪、鬼斧神工的天然溶洞星罗棋布;岸边,参天林立的凤尾竹和盘根错节的古榕树相互映衬,织就一道道绿色屏障;树下,依稀掩映的民族特色村寨里,黄豆鸡、糯米酒等民族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板庚胡芦寨布依族妇女在对唱山歌。新华网发(班方智 摄)

    “每到周末来大小井旅游的外地人都不少。”据大井村村支书黄保锋介绍,自2015年红水河文化旅游活动周成功举行后,罗甸景区的知名度迅速提高,罗甸旅游成为“香饽饽”。

    今年”五一”,有着“东方洞穴博物馆”美誉的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小井,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人们到罗甸旅游观光的首选去处。

    “大小井并非罗甸旅游的唯一代表。”据罗甸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大小井风景名胜区外,高原千岛湖、“三叠纪”大贵州滩、葫芦寨、打黛河天坑、蒙江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同样受到游人青睐。

    此外,罗甸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民族民间文化浓郁。不仅有《夜乐舞》《花棍舞》《织布舞》《芦笙舞》和《亮灯谣》《阳戏》《猴鼓舞》《苗寨欢歌》等一批少数民族经典歌舞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悬棺岩葬、扎染和刺绣等民族习俗和工艺,还有荞灰豆腐、素剪粉、合叶粑等独具民族特色的健康长寿美食,为游客们津津乐道。

     农旅联姻造新业态,释放生态旅游红利

    初夏的罗甸,山川绿裹,果蔬葱郁,绿水成行。在大大小小的平坝、缓坡和河谷地带分布着适宜作物生长的大片良田。在这里,农业经济与湖光山色、自然景观契合地十分紧密。

    利用自然优势,将生态旅游纳入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县,释放生态红利,助力同步小康,一直都是罗甸旅游业提升含金量的内生引擎。

    近年来,贵州省全域旅游的积极探索和推介,为各县市旅游经济发展打开了门径。因地制宜,紧扣综合生态观,打造“小气候、小区域”的生态旅游格局,也成为各级决策层研究的主要议题。

逢亭镇白家坡苗族载歌载舞。新华网发(班方智 摄)

    贵州旅游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全域旅游的根本途径是要突破景点景区旅游,将“单一型、孤岛型”旅游景区打造为联动型和扩散型景区,走综合产业经济的道路。

    长久以来,罗甸围绕“一枢纽三基地”发展格局,在全县八镇一乡规划建设了一系列省州级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了沫阳镇大小井及特色民族村寨田园观光、龙坪镇龙翔千堤火龙果观光休闲度假、逢亭镇上隆茶园及木引镇特色精品水果乡村连片生态游、边阳镇玉都北殿高效农业科技园等八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据悉,目前罗甸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0个、县级农家乐示范户16家。2015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近100万人次,总收入达4.69亿元,农民直接受益1.8亿元。重点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7000元,其中农业旅游创收直接贡献率达57%。

    “旅游资源开发,景区和园区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游客,创造最佳旅游环境。为此,我们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鲜果采摘和家庭互动作为农旅产业园区发展的主攻方向。”罗甸县风景管理处规划科副科长粟明坤表示。

    已开工建设的边阳镇玉都北殿现代高效农业园,预计今年9月开园。该项目由旅游集散区、茶马古道商业区、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区三大板块组成,集农业观光、生态博览、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特色美食为一体,预计可实现年接待旅客150万人次。

    “园区位于贵百高速边阳镇匝道口,距贵阳不足百公里,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这里的生态会议馆、花卉创意馆、热带雨林馆,水幕电影院、水上沙地游乐场、打谷场和花海田园等绝对会让游客大饱眼福、流连忘返。”园区开发负责人吴仕贵充满自信地说。

    “在推进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农业经济的主体地位丝毫不能动摇,我们发展农业旅游,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归根结底都要为富民增收,脱贫攻坚服务。”罗甸县县长杨兴华着重指出。

    走进木引镇丛里、云保村,已完成1000亩种植面积的沃柑柠檬一垄垄整齐排列。这里是由地方政府、海升集团和当地农户共同打造的现代柑橘农业观光园。该园区在最初规划中,围绕作物种植面积,观光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决策层几经讨论,反复研究,最终确立了“作物优先、农业为主、利民为本”的建设思路。

    位于龙坪镇的新中盛火龙果农旅观光园在建设中同样遇到了“如何创造效益,带动农户增收”的问题。该基地采用自主种植管理、公司种植,委托管理、果农和企业种植,公司兜底包销和基地联盟等形式,目前已完成5000亩标准化种植,并成功带动周边农户100余人增收致富,按照每年扩展2000到3000亩的规划,预计在三年内可实现种植面积10000亩。

丰收的喜悦。新华网发(李庆红 摄)

    “我在基地承包了80亩火龙果,自己经营,基地包销,每年能给我们家带来近8万元的收入。”来自龙坪镇五星村的村民罗家和喜笑颜开地告诉笔者。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罗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三五”规划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将继续作为罗甸提升经济内生动力的主要抓手。

    随着贵百高速、余安高速、永兴铁路、机场、航道等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大旅游交通设施的改善,罗甸将依托火龙果、茶、渔、脐橙、板栗、砂仁及艾纳香等优质产品和生态乡村资源,打造高端的国际化农业生态型乡村休闲度假游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