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计划改变仫佬族村寨面貌

02.09.2015  18:01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2日电(记者杨洪涛)“路通了后,我们村的产业也变了,现在种葡萄、生姜的产值是以前种水稻、玉米的七八倍。”云贵高原东部、贵州省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62岁的仫佬族村民文荣芳说。

    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贵州省的世居少数民族。复兴村地处深山,是一个以仫佬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村头村尾相距约15公里,全村有16个自然寨3400多人,其中仫佬族人口占80%以上,2003年被列为全国五个中美合资生态森林健康项目区之一。

    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纵横错落的巷道、清澈见底的河道,别致原始的仫佬木房、环村而过的溪流……如今,走进这个掩映在山林之中、仫佬族风情浓郁的村落,彷佛置身“世外桃源”。

    “复兴村这两年才有了大改变。”村主任金化超回忆说,2013年之前,村子里的道路还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泥巴路,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生产条件苦,以传统农作物为主,村里的环境也是脏乱差,由于太穷村里的单身男青年较多,曾经是有名的“落后村”。

    金化超说,按照“不大拆大建”的原则,2013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让复兴村一跃成为“明星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交通、水利、民族宗教等20多个部门在复兴村已投入项目资金840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发展致富产业。

    基础条件改善之后,群众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一些“能人”开始带领群众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50岁的文荣书被村民称为“生姜大户”,2013年他试种了4亩生姜,当年收入1万多元。初尝“甜头”后,第二年扩大到13亩,收入了10多万元,今年他种植面积达到90亩,保守估计也能收入50万元以上。

    在他的带动下,复兴村生姜种植已经超过700亩。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的致富思维被打开了。

    “今年我一颗稻谷也没种。”文荣芳说,他的4亩田去年栽上了葡萄,今年已经挂果,今年又种了1亩生姜,“现在冰脆李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也准备引进种植。

    如今,开阔了视野的仫佬族村民们开始进一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过去单一的传统产业也慢慢走向了复合型产业。

    复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05年的不足1400元增长至2014年的近6000元。看着村里发生着巨变,一些在外打工创业的村民开始逐渐返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