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寿星伦学诗创造不老神话

10.07.2015  05:42

老人一天四趟上下楼,轻松自如。

文/本报记者王春燕图/首席记者李传报

铮亮的黑皮鞋,笔挺的夹克衫,米色的小礼帽,今年102周岁的伦学诗老人每天这身俏打扮出门,哼着小曲儿上下六层楼,从不气喘吁吁。熟悉的邻居们这样评价他:“一百多岁的人还这么生龙活虎,真好比是神仙下凡了。

在金州新区湾里街道石城社区,1913年生人的伦学诗老人,是土生土长的老坐地户。然而,矍铄的面貌和直挺的腰杆,掩盖了漫漫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记者初一见他,竟闹了个大乌龙,把亲自开门迎客的伦学诗老人误当成他的儿子。

在目前上过“百岁传奇”栏目的26位老人中,伦学诗老人的健康指数和生活质量均为最高,他的生命状态创造了一个不老神话。

十几年,坚持每天读报2小时

我一天上下楼四趟,每天待在外面的时间比在家里长。”伦学诗老人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说起话来总是笑声朗朗,跟他一起聊天,时常会被他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我这一辈子就念了四年书,还趴了一年高粱地。”老人家磊落坦荡,毫不忌讳儿时逃学的糗事。

我小时候正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不让光脚上学,可我们家穷,根本买不起鞋,而且从湾里到董家沟上学要步行8里地,什么鞋也扛不了天天走啊。俺妈给我做双布鞋,我舍不得穿,天天夹在胳肢窝下,走到学校门口再穿上。”伦学诗老人说,那时候家里穷得连书都买不起,晚上回家写作业,没有灯,就去捉萤火虫照明。

少时因贫困没能圆满完成学业的伦学诗老人,如今可是每天坚持读报2小时,这一习惯老人家已经坚持十几年了,老人说:“我现在眼睛没以前好了,需要用放大镜看。多了解国家大事好啊,能活得更充实。

九旬时,还给邻居做木匠活

在湾里街道,伦学诗老人知名度很高,上至街道领导下到普通百姓,一提他都竖大拇指。他的名望,并非年高,而是德高。在石城社区,他这位老大哥,真是名副其实。8年前,小区刚建好那会儿,周边环境很乱,他带头组织社区老人,搬石头、清垃圾,把小区收拾得干干净净;小区不远处有个自发形成的小市场,又是他组织社区老人义务收拾卫生;平日里,他常在小区活动,看见不干净的地方,随手就收拾,看见有困难的群众,伸手就帮忙。伦学诗老人是木匠出身,谁家菜板旧了、镐头把断了、小板凳坏了,他都能做出新的……而那时他已是九旬的人了。

还是在90多岁的时候,伦学诗老人组织社区老人骑着自行车到处玩。“我们骑着自行车去大连,去登沙河……”老人家神采奕奕地向记者介绍说:“金石滩更是一天去一趟!”听得记者也不禁浑身热血沸腾。采访当天,记者跟着伦学诗老人到社区小花园,看到地上有瓜子皮,老人家二话不说,拿来大扫帚就清。一位老太太跟他逗乐,老人家假装绷起脸说:“你再捣蛋,小心我揍你!”口气像吓唬小孩子一样。当得知老太太今年62岁时,记者再一想,原来两人差了40岁啊!

102岁了,还能替儿媳看孩子

没人相信伦学诗已经100多岁了,“没有,我真的没什么长寿秘诀。”老人爽朗地说。

伦学诗老人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用他小儿媳郑菊花的话说,“上了年纪才算享了点儿清福”。他十几岁就离家到金县学徒当木匠,三十几岁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

他育有六儿一女,小儿子五岁时,老伴儿病故。他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辛苦把七个孩子拉扯大,一直到60多岁才续弦。“我从过门,俺爸就跟我们两口子一起住,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小儿媳郑菊花说:“俺爸身体好,还能干,经常帮我做家务,甚至帮我看孙子。前段日子我娘家妈病了,俺爸说:‘你放心回家伺候老人,孩子我给你带。’

伦学诗老人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30岁。“俺爸早些年患有高血压,吃了20多年的降压药。不过说来也怪了,随着他的年长,血压反而慢慢降下来,现在血压非常平稳。”郑菊花介绍说,老人家在生活起居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家常饭按时吃,好甜口,天天喝蜂蜜。早上一个鸡蛋、一杯羊奶、一块桃酥,午饭、晚饭都喝粥。不打麻将,不玩扑克,烟酒不沾,每天就喜欢出门溜达、助人为乐。

伦学诗老人现在是四世同堂,还有两个亲弟弟健在(一个80岁、一个78岁),他最大的心愿就是26岁的重孙子能早日成家,让他抱上玄孙。

伦学诗102岁

生活

习惯

老人家在生活起居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家常饭按时吃,好甜口,天天喝蜂蜜。早上一个鸡蛋、一杯羊奶、一块桃酥,午饭、晚饭都喝粥。不打麻将,不玩扑克,烟酒不沾,每天就喜欢出门溜达、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