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折翼天使”肖兴英 70名残疾孤儿的妈妈

14.01.2017  21:04
10岁的民食如今已能在肖兴英的怀中撒娇,捡来时他才半岁,软骨病加脑瘫,肖兴英说当年是三个暖水袋救活了她。张志红摄

肖兴英是安顺市西秀区两所屯村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村中年妇女。就是十分普通的她,20年来,先后收养了被遗弃70名残疾孤儿,分别将他们取了名字,并抚养长大。肖兴英给他们取了同一个姓——民,这个百家姓里没有的姓氏,希望他们永远记住,是人民养育了他们。

20年前的冬天,脑瘫婴儿抱进家

民强是肖兴英收养的第一个孩子。1997年冬天的一天上午,肖兴英推着三轮车到学校门口摆摊位卖米粉。天气很冷,却不断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她四处找寻,在一个还带着余温的灶台下发现了一个用纸箱装着的男婴。

这个娃娃是被遗弃的,我不忍心,决定收养他。”肖兴英发现,这个男婴跟普通婴儿不同,四肢无力,头不能自由转动,到医院检查后,确诊患有不能治愈的脑瘫。她给这个孩子取名为“民强”,希望他以后能坚强地面对生活。她每天给他民强按摩、洗澡,遗憾的是,因为先天体质太弱,5年后民强还是离开了人世。

收养民强,使肖兴英好心肠的名声传遍周边的村寨,此后几年间,不断有弃婴出现在她家附近,后来有人直接把孩子放在她家门口。肖兴英收养的弃婴1个、2个、3个逐渐增多,而且都是智力残疾或先天缺陷的婴儿。

福利院里最多时收养过70多孩子,来来去去,只要有一丝希望,肖兴英都尽全力帮他们融入社会。张志红摄

民政支持,开办孤儿院

从1992年到2001年,肖兴英一直在20多平方米的简陋住房里照料这些孤儿,还要抚养自己的一对儿女,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

2001年,肖兴英卖掉自家的客运车,她拿出数万元积蓄,在兄长的地里修起几间平房,在民政局的帮助下,成立了吉祥孤儿院,后来更名为西秀区残孤幼儿家庭寄养中心,收养智残、盲、聋、哑以及患有癫痫、脑瘫、兔唇、软骨症等疾病的孩子。这些孩子刚被收养时,年龄大的十余岁,小的只有几个月。有些孩子常常大小便失禁,肖兴英总是耐心地把他们打理得干干净净。

我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总有一天他们要独自面对这个社会,要独自生存。”肖兴英希望这些孩子都能够有尊严地活下去,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让他们接受教育,只要能够正常上学的孩子肖兴英都供他们上学,“让他们学习知识、分辨是非、掌握生存能力”。

对于智障、脑瘫的儿童,肖兴英在寄养中心的一楼有一间教室,六套课桌椅摆放整齐,墙上贴着汉语拼音表,黑板上写着数字。教这些孩子读书认字是缓慢而艰难的,几年下来,他们仍然只会念数字“1、2、3”,大多数只会写“1”,但肖兴英却从未放弃。她说:“能学多少是多少,如果我都放弃他们,他们以后怎么办?

笑容是肖兴英与人的最大印象,也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爱心妈妈”是她一生最暖心的称谓。张志红摄

肖妈妈的坚持没有白费

16年来,孩子们在寄养中心逐渐健康成长,有些走上工作岗位,并成家立业,过上了幸福生活。

民幸妹是盲残弃儿,因为什么都看不见,肖兴英就把她随时抱在身上,现在在盲哑学校上学的幸妹回到寄养中心,经常会对着肖兴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民雪儿是无肛女婴,刚送到寄养中心时,脐带都没剪掉。肖兴英四处奔走,最终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在贵阳做了肛门再造手术。如今,漂亮的雪儿已经上了四年级。

民兰兰今年21岁了,在广东打工学摄影,每逢想“”时,她都会打电话给“肖妈妈”,逢年过节更是大包小包拿着礼物回来看“肖妈妈”和寄养中心的其他兄弟姐妹。

民小勇23岁,他继承了肖兴英的善良,在贵阳一家福利院上班,他找到了漂亮的女朋友,正筹备结婚的民小勇仍然喜欢大事小事都找“肖妈妈”商量、拿主意。

…… 早已步入中年的肖兴英也常常会感到疲倦,但欣慰的是因为她不离不弃扶孤助残儿童行为唤起了许多人的爱心,社会各界好心人纷纷为寄养中心的孤残儿们捐款捐物,甚至帮助改造孤残弃儿们的生活环境。回忆起收养弃婴20年来的经历,今年53岁的肖兴英说:“一开始,不少亲友和邻居都很惊讶,说我脑子是不是少根弦啦?几年后,他们逐渐理解,并给我帮助。现在,我自己生的儿女都已经成人:儿子在中学教书,女儿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我很知足,我老公一直支持我,现在而还有儿媳和乡邻们帮忙,我可以全心全意照顾这些孩子了。”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聂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