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同步小康路上不落任何人

01.12.2015  21:37

准脱贫同步小康路上不落任何人

黎平县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奔小康纪实

    黎平县现有残疾人3.3万人,占总人口的6.4%。近年来,黎平县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体要求,着实抓好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确保在精准脱贫、同步小康道路上不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任何一个群众落伍和掉队。

    年初,黎平县对黎平县残疾人基本情况再次进行调查和摸底,对残疾人的基本状况、生活情况、就业愿望、创业需求等进行详细核实,将其作为黎平县助残、扶残的有效依据。精准的调查摸底,为黎平县开展助残、扶残工作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

    据悉,黎平县今年共选送了3名视力残疾人参加全省盲人保健按摩培训,选送3名肢体残疾人参加全州蜜蜂养殖培训。黎平县还将残疾人养猪(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培训载体,分散自主对124名对养猪感兴趣的残疾人进行养殖技术培训,为黎平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在黎平县产业突破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共创建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5个,扶持17户残疾人家庭创业,新增残疾人就业98人。

    残疾人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贷款、修路、租赁土地以及创业中遇到的纠纷等很难自己去协调处理,鉴于这种情况,黎平县安排专人到创业残疾人家中调查走访,及时掌握残疾人在创业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个案档案,并按照一个问题一个处理责任人,一个处理方案,一个处理时限的要求,帮助残疾人扫除创业、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2010年,残疾人邹杰承包了德顺乡与洪州镇交界处的荒山,种植经济作物,自主创业就业。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邹杰的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不但投进去的资金回收无望,还背负巨额债务。在调查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黎平县选派县里资深技术员到山上帮助进行规模设计、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为其申请了贴息贷款,并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拿出5万元给予扶持,帮助成立了“黎平县洪州镇大山茶场”,并积极向省、州残联申报项目给予扶持。经过黎平县残联等多方帮助和支持,邹杰的“大山茶场”逐步走出了困难,到2014年底,该场已种有茶叶410亩、油茶2万多株、金钱柳2万多株,并另外带动当地25户村民合作种植茶叶250多亩。为扩大茶叶生产规模,今年,黎平县残联再次协调了80万元民间资金,为其进行了进场道路硬化和厂房建设,协调供电等有关部门为其安装了变压器等供电设施。目前,该茶场的采茶观光公路和加工厂区等各项建设正在加紧施工中,建成后能长期解决15名残疾人从事茶园工作,并能带动周边村寨农户100多户通过到茶场劳动实现增收。

    在今年年初肉猪市场低迷时,黎平县诸多残疾人养猪户受到了市场的巨大冲击,几经破产。为此,黎平县多方筹集资金帮扶残疾人养猪户,使他们渡过了难关,挽救了一批残疾人创业实体,并在下半年猪肉价回升后获得了较好收益。据悉,今年以年,黎平县共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拿出20万元,扶持8户残疾人户用于生猪养殖、稻田养鱼、茶叶种植等,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创业,增收致富。另外,还帮助22个残疾人化解、协调处理创业、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31个,涉及矛盾纠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协调、资金周转等多项内容。

    为扶持残疾人就业,扩大残疾人就业规模,黎平县多渠道整合资金150万元,成立了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建有圈舍6栋,加工房、仓库、宿舍、办公室、厨房等配套设备齐全,生猪存栏300多头的“一把手”养殖基地。

    在黎平县残联的帮助下,黎平县残疾人“一把手”养殖基地成立了黎平县残疾人养猪(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基地为总场,下辖中潮、水口、龙额、地坪、肇兴、德凤、尚重、顺化等8个乡镇9个分场。

    合作社在抓好自身生产经营的同时,还承担着黎平县残疾人养殖技术培训工作。据统计,自该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免学费、免食宿费为黎平县培训了71名有志残疾人,帮助其实现自主就业。

    为扩大合作社规模,带动更多残疾人通过养殖自主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合作社还采取赊猪喂养模式扩大规模。合作社先向残疾人农户赊仔猪,待生猪出栏销售后,再按市场价回收仔猪款。

    据统计,黎平县残疾人养殖专业合作社共计投入资金550多万元,目前母猪存栏450头,肉猪存栏1500头,仔猪存栏2000头,共有从业残疾人45名,占总职工人数的75%,并带动周边150多户残疾人通过养猪增收致富,收到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杨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