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十大行动”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 确保10万贫困人口同步小康

31.03.2016  18:26

沿河“十大行动”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

确保10万贫困人口同步小康

    新华网贵阳3月31日电(通讯员 杨友)笔者日前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获悉,在“十三五”期间,该县将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绿色沿河等十大脱贫攻坚行动,确保2020年前全县186个贫困村10.45万贫困人口同步小康。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2017年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实施小康寨1880个,2020年实现全覆盖;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进度,确保2018年完成2.4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加快推进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官舟、沙子、谯家、新景四个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引导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力争2018年建成投产茶园22万亩、精品水果8万亩、中药材6万亩、核桃23万亩、存栏山羊和肉牛57.2万头(只)以上,实现增收脱贫。

    扎实推进就业脱贫攻坚。目前已建成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已入驻返乡人员创办企业10家,产值1.49亿元,计划每年扶持20户孵化实体成功创业,带动500余人就业。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和贫困大学生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依托县城、示范小城镇、产业园区和中心村建设,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要求,对50户以下、贫困人口超过50%自然村寨实行整体搬迁,对其他群众有计划实施搬迁,通过易地搬迁确保实现3.3万贫困人口脱贫。

    加强绿色沿河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造林绿化、通道绿化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积极发展生态茶、油茶、核桃、中药材、精品水果等优质经果林产业,把贫困户作为重点补偿对象,让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通过生态补偿实现大约0.6万贫困人口脱贫,并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

    强化“大数据”建设。加快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电商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帮助贫困农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确保到2017年全县82%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点,2020年实现全覆盖。

    实施好教育文化工程。大力推进“四项突破”工程和教育“9+3”计划,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深入实施职教扶贫“1户1人计划”和“雨露计划”,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培训就业。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步伐,认真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

    抓好医疗健康脱贫攻坚。打好医疗卫生“百院大战”,规划建设1所三级综合医院和3所以上专科医院,2020年实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落实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逐步推进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对“两无”贫困人口,实行农村低保兜底保障脱贫。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救助保护体系。

    社会力量包干脱贫。聚合各类资源实现与全县250个贫困村包干扶贫和干部包贫困户全覆盖。实行定时间、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包脱贫的“四定一包”责任制,不脱贫、不脱钩,确保扶真贫、真扶贫。落实企业和个人扶贫捐赠税前抵扣政策,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就业等,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十大扶贫攻坚行动’是引领我县65万各族人民实现小康目标的行动关键行动。”该县委书记任廷浬、县长何支刚表示,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扶贫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表、制定作战图,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