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饽饽自住房遭弃购 楼市回落或增加弃购率

22.07.2014  01:29

目前北京自住房虽有弃购,但还没有影响整体销售情况。但本轮楼市调整的时间和空间谁都无法预判,未来如果房价进一步回落,自住房也定会出现更高弃购率。一旦其销售进度影响到房企资金周转,北京自住房的建设进度也将受到影响。

自住房曾因为“便宜30%”而成为香饽饽,现在却被不少人弃购,尴尬是如何造成的?与自住房相关的土地出让是在去年底完成的,自住房的定价也是按照当时的土地出让价格等市场因素确定的。房地产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如今自住房进入销售阶段,却偏赶上楼市步入调整期,弃购尴尬由此产生。自住房的售价此前可以做到便宜30%,是因为政府在土地出让阶段对房价进行提前锁定,也就是低房价来源于低地价。但这个“低房价”的逻辑起点,是北京地价节节高,北京楼市是只涨不跌,但这是不可能的。楼市一旦开始下跌,所谓的“低房价”必然消失,接着消失的就是购房热情。

北京自住房具有保障房性质,其利润率较低,开发商积极投身其中是认为,自住房受市场追捧,项目销售回款应该很快,较高的资金周转率将为企业带来收益。目前北京自住房虽有弃购,但还没有影响整体销售情况。但本轮楼市调整的时间和空间谁都无法预判,未来如果房价进一步回落,自住房也定会出现更高弃购率。一旦其销售进度影响到房企资金周转,北京自住房的建设进度也将受到影响。

——樊大彧:《北京自住商品房该如何应对弃购?》(《北京青年报》)

现实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形,每每发生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则各地各部门就会雷厉风行一番,翻出原本就有的规章制度重申一下,严查一阵子,而过后不久,则松弛下来,呈现疲态,甚至故态复萌、变本加厉。种种严重的违规行为就像野草一样,肆意蔓延开来。这其中,不排除经营人员刻意的主观规避,而管理部门更是难辞其咎。比如,为什么不能进行常态化的严格管理?种种惩戒性规定又体现在哪里?

——黄羊滩:《“红眼客运”禁令为何形同虚设》(《新京报》)

  延伸阅读:

信贷偏紧自住房上市 五一北京楼市成交创6年新低

房地产行业:央行释放首套自住房贷款宽松信号

信贷和自住房遭受冲击 二手房市场遭遇"速冻"

自住房被指得房率低 75%左右为商品房惯例

京首个自住房项目昨摇号 未来5万套供应料将冲击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