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天路”为贵州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带来更多收入

19.09.2014  19:27

  “又是贵阳机场的电话,我先接一下,肯定是草莓苗到了。”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大山乡西苗村致富能手吴家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手机一直响个不停。

  老吴说的草莓苗,是他从远在1800公里以外的山东省泰安市一家育苗公司订购的,如今到了栽种草莓的时节,通过飞机“空运”过来的。

  “他们早上发货,两个多小时就到贵阳机场,再过两个小时,就能运到田间地头,下午就能栽种到地里了。”老吴搓了下粘在手上的泥巴对记者说,他和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几个社员今年预定了130万株草莓苗,“每天都到一批苗,已经连续三天了。”

  西苗村地处黔中腹地,群山环绕,居住着苗族、布依族等10多个民族,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元,一度靠吃政府的救济粮生活,经常有人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上访。

  通过飞机空运种苗搞种植,对于祖祖辈辈“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种水稻玉米的当地村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老吴说,2011年开始,他和几名打工返乡的村民,在村里的“爱心互助基金”借了10万元购买种苗,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人。

  “以前种水稻,一亩收入千把元钱,现在种草莓亩产4000斤,收入可达2万元。”老吴算账说,试种草莓当年便获得成功。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个村子种植草莓800余亩,由于品质好,一直供不应求,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同吴家尧一样,镇宁县高荡村的布依族汉子杨正行也瞄准了“航空经济”带来的商机。

  “我们村的椿芽真正是绿色、无公害,特别受北京市场的欢迎。”杨正行说,每年春季,椿芽上市的时候,他收购当地的椿芽,早上8点之前将货送到贵阳机场,搭乘首班飞机运到北京,中午便摆进了北京的各大超市。

  “好的时候,能卖到50元一斤,1个多月我就能挣10多万元。”谈起空运的好处,杨正行深有感触。

  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素有“地无三尺平”之说,山地、丘陵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90%,交通的闭塞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改善缩短了偏远山区与中心城镇的时空距离,作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东、华北、粤港澳和东盟地区的重要枢纽,贵州的空中交通优势逐渐凸显。目前,贵州已建成铜仁、新舟、安顺、毕节、兴义、黎平等8个支线机场,加上龙洞堡国际机场,形成“一干八支”的机场布局,给偏远地区民众带来实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世人惊叹,但仍是贵州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2013年10月,“凯里-黄平”机场的通航助推当地民众加速致富。

  “我表妹嫁到了杭州,那边非常喜欢我们苗族、侗族的服饰。”家住黔东南州黄平县城的李晓娟说,她在当地买进民族服装,运到杭州表妹的店里出售,生意越来越好,“我经常飞去杭州了解销售情况,再飞回来补货,很方便”。

  如今,在贵州,“航空天路”密切了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偏远山区民众分享到航空条件改善带来的红利,正加速开启“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