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摄制组赴黄平采访老红军

12.11.2014  17:40

    秋冬之交的黄平苗疆大地,寒风瑟瑟,雾气缭绕。坐落在黄飘村半山腰上的屯上苗寨一改往日的宁静,一片沸腾。

    11月9日,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摄制组成员、著名影视艺术表演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率黔东南籍在京就读的8名研究生走进这座古老的苗寨,深情探望了黔东南州唯一健在、年已97岁高龄的老红军马崇德老人,听他们讲长征途中的故事。

    据悉,马崇德老人系广西乐业县人,1934年随中央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在一次战役中因腿部受伤,不能继续跟随长征队伍前行,失散在这座古老的苗寨里。

    在马崇德老人家中,李雪健与老人及其子女围坐在火炉旁亲切交谈,祝愿他健康长寿,阖家幸福。曾经救助过马崇德老人的沈光健的儿子沈刚深情回忆讲述了他父亲救助马红军的过程。

    “听我爸爸说,1934年冬天的一天下午,我爸爸从坡上砍柴回家的路上,突然隐约听到有人痛苦的呻吟声。我爸爸当即把柴放下,循声到处观望,最后在一片树林中发现了马红军。当时他躺在地上,浑身发抖,奄奄一息,脚上有一处伤口已经溃烂,而且腿肿得特别大,我爸爸就把砍的柴甩到一边,背着他来到了我家。当时我妈刚生下我大哥不久,还在坐月子。因为我妈妈在坐月子,家里多少有一点好吃的东西,我妈妈当即起身下床热鸡肉稀饭喂他,我爸爸就到处去找草药熬水来给他清洗、包扎伤口。在我家住有10多天后,马红军的身体都还没有完全恢复好,当时国民政府到处宣传,说红军是土匪,是强盗,谁家要是收留红军,是要被杀头的。我爸爸没得办法,最后就趁着夜色抱着一捆稻草和一床旧棉被,悄悄地把他安顿到对门山上的一个破庙里,利用早晚给他送饭。在那里住了10多天后,马红军就对我爸爸说, 红军是革命的队伍,是为穷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他要继续去找红军队伍。可当时红军大部队走远了,马红军没法赶上,走到前面一个叫太坑的村子就停下来了,帮别人做长工,一年多后,马红军始终对我爸妈他们念念不忘,又来找到我爸爸,后来我爸妈他们就收留了他。你看,这一晃就80年过去了,这些年来,我家几弟兄和马红军都象亲兄弟一样” 。

    坐在一旁的马红军儿子马小明,听着红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听着父亲被老百姓救助的过程,禁不住潸然泪下。他接过话头,哽咽地说:“前些年我爸爸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他常常对我们说,如果没有沈公救他,就不会有他的今天.当然到后来就不会有我们了。

    一个个生动情节的描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再现了当年红军与老百姓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李雪健紧握着老红军马崇德的手,深情地说:“正是有了你们这种不惧艰难、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长征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李雪健随后转身对站在一旁的8名黔东南籍在京就读大学生们说。这个故事,充分折射出了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和帮助,红军长征的队伍就到不了遵义,到不了延安,革命就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李雪健最后深情寄语学生们:要铭记这段宝贵的历史,要传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要让长征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于11月1日至11日在黎平演出并录制,12月中下旬在央视播出。通过多场景拍摄、以走入基层、深入群众共同联欢的形式,充分展示饮水思源、把握当下、放眼未来的黔东南各族人民昨天的光荣、今天的幸福与明天的梦想,黄平作为红色故地是此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杨正洪 李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