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扎堆威尼斯双年展 为"艺术"还是为"履历"?

16.05.2015  11:41

原标题:中国艺术家扎堆威尼斯双年展 为“艺术”还是为“履历”增色?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瑾):全球最富盛名的当代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于5月9日至11月22日举行。自22年前中国大陆艺术家首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以来,在过去20多年间,中国艺术家与威尼斯双年展的碰撞,似乎完成了一个循环。双年展的平台确实为中国当代艺术打造了一批有份量的艺术“明星”。不过,近些年,一些国内艺术家通过到威尼斯“蹭红毯”自抬身价,也引发了艺术评论界的担忧。

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身影。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凭借他的作品《威尼斯收租院》一举捧回了当年双年展的“金狮奖”。随着在威尼斯亮相越来越频繁的“中国面孔”,有人惊呼,威尼斯双年展正在成为“中国艺术家的盛宴”,但盛况背后,中国艺术家扎堆威尼斯以求镀金的质疑声音也不绝于耳。可以想见,为自己艺术履历增色,对一些不太知名的艺术家确实有着不小“诱惑力“。本届双年展上中国馆策展人崔峤说:“在经济上来讲,商业的这种诱惑太大了,也许很多艺术家他对这一平台的目的就是商业回报和一个投入产出比,这个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名利上的吸引吧。

来威尼斯的各路人士,并非人人都是大师。进入21世纪威尼斯双年展实行的平行展制度,让许多不那么知名的艺术家也能登上威尼斯的舞台。但是这些平行展或外围展区,与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毫无关系,而主办方也不会对这些展览进行任何学术把关,导致其水平参差不齐。对此艺术收藏家希格说:“我很尊重中国的艺术家,但是如果有二百名中国艺术家(实际情况是今年至少有350名中国艺术家)参展,那就可能无法保证质量。这让我觉得遗憾,因为如果平庸作品太多,其他优秀的中国作品就会蒙上阴影,所以可能做减法就是在做加法。

对于“海外镀金”现象,也有人认为应给予宽容。它从客观上起到了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作用。只要有足够经济条件,艺术家去办展并无可厚非,并可以从中学习和开阔视野。中国艺术家邱志杰说:“艺术家追求这种机会,因为威尼斯毕竟规模最大,顶级艺术展示,观众的欣赏水平也高,各大美术馆馆长、大收藏家、大策展人,都在这里看作品。那么你有机会被看到,对事业是一个很大的成长。艺术家追求这种被高端艺术人群看到,我觉得天经地义。你既然做这个工作,当然渴望被看到,我们不能要求艺术家身上只背着人类精神的十字架工作,这是一个饭碗,自然就会追求被人看到的机会。大多数年轻艺术家参加双年展,也没有抱着梦想说他们的作品被人看到,从此平步青云也没有那么幼稚的幻想,他们的目标还是来学习来开眼界的。

在艺术视野之外,中国艺术家在此次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又一种受关注则发生在肯尼亚馆,六名中国艺术家几乎垄断了该馆参展艺术家的大多席位。但我们也注意到,国家馆邀其他国家艺术家参展不是新鲜事,包括今年的意大利馆也邀请了三位外国艺术人士加盟。意大利馆策展人特里奥内说:“这是首次由15位意大利艺术家和3位国际艺术家共同完成的展览。特别我们现在所置身的这个影像装饰,就是英国艺术家对美仑美奂的意大利艺术的表达。 一次意大利文化、艺术、建筑、文学和哲学之旅,一次混合了多种基因的身临其境之旅。

优秀的艺术作品会引发人们思考,开动我们心灵的引擎 。艺术与市场并非泾渭分明,将二者割裂开的思路是一种狭隘的艺术观,但只停留在去没去过威尼斯来做评判标准的话,那更是错估了日益成熟的国内艺术品市场和藏家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