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题目:节前念好“紧箍咒” 把好“廉关”过“廉节”

24.09.2015  11:01

               

 

网评题目:节前念好“紧箍咒”    把好“廉关”过“廉节”         今年中秋国庆“两节”前夕,中纪委高密度店名曝光了“四风”违纪的典型案例,从提前一个多月发出反腐预警,到密集店名曝光违纪典型案例。临近中秋国庆,中纪委的节前反腐上紧发条。(中新网    9月24日)         十大大以来,中央的反腐力度一再加强,腐败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性、隐蔽性,每年的节日都成为一个重要的“关口”,变相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吃喝、天价月饼现身等现象屡禁不止。临近双节,正是某些官员活动的恰当时期,也正是中央“打老虎”、“拍苍蝇”的关键时期。9月23日,中纪委公布了129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从违纪内容看,违规收送礼金礼品、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公车私用、大操大办婚丧、公款吃喝旅游等案例占大多数。 节前反腐已成为中央反腐工作的惯例,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力度更强以前,并且,在曝光百余起“四风”典型案例之前,中纪委针对今年中秋国庆的“反腐预警”其实在一个月前就已发出,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管腐败的形式如何多样,如何隐蔽,中央总能采取应对的措施,将其挖出来。针对“两节”,中央可谓“三令五申”,反腐措施与时俱进,更见多样性。不光推出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还专门设置了窗口,开设了“案例警示”和“网友留言”栏目。地方各单位的反腐也不停歇,既有禁令,也有行动;既有明察,也有暗访;既有信箱电话监督,也有网络微信举报。         抓好节前反腐工作,对节日前后纠“四风”问题作出统一部署,僵尸防止腐败滋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节前曝光典型案例是中央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即曝光了不法分子的丑陋形象,也对即将在节日中有所“活动”的人给与警示,不可谓不一箭双雕。但是,反腐最根本的还是要抓好党分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抓好“牛鼻子”才能更加深入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节日正是“腐败”大行其道之际,各级干部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把好“廉关”,过好“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