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泛滥还需下“猛药”

26.05.2015  20:52

               

近日,“红色通缉令”的二号人物、原供职于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的李华波被遣返回国。近一个月以来,广东、福建、江西、云南、河北等地陆续通报多起小官腐败问题,其中不乏如李华波这样数千万级别的腐败分子。(2015年5月13日人民网)

一个县财政局的干部仅凭一枚假公章,伙同他人于数年间侵吞公款达9400万元,相当于鄱阳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广东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宫花村党支部原书记助理伙同他人,侵吞国有土地或土地补偿款7249万元。一个个小官巨腐案例,触目惊心,大有“苍蝇”猛似“老虎”之势。是什么让这些人如此胆大包天,贪污公款如探囊取物呢?

原因之一是监督机制缺失。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人贪污如此多的公款一定有较长一段时间了。那么,纪检、监督、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那里去了?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怎么执行的?

原因之二是政务、村务公开不健全。以一言堂代替民主决策,以暗箱操作代替事务公开,需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没有及时将政务、村务等群众最为关心的事项向群众公开,是造成腐败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三是用人失察,没有按照“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拨干部,而是以“政绩”突出论英雄、以权钱交易买官卖官,导致一些干部把当官当成“捞一把”的机会。

原因之四是干部队伍素质低下。为官一方,想的不是如何谋发展,为群众服好务,而是千方百计打小算盘,损公肥私,想的是升官发财,做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使基层干部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呢,使社会风气得到根本好转呢?笔者认为。一是要按照中央对基层干部的要求,选好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在干部中开展学法、懂法、用法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和学习先辈先烈活动,学习党规法纪,培养干部做自觉遵纪守纪的模范。二是要健全监督机制。时刻寻找法纪的线索,发现苗头,及时从严处理。三是要强化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力度,让群众监督基层干部,形成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机制。(羊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