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环卫工杨正芬:肩扛竹帚 做善事一大筐

13.03.2015  19:25
苗乡环卫工杨正芬:肩扛竹帚 做善事一大筐 - 贵州地方新闻网
苗乡环卫工杨正芬:肩扛竹帚 做善事一大筐 - 贵州地方新闻网
苗乡环卫工杨正芬:肩扛竹帚 做善事一大筐 - 贵州地方新闻网
来源: www.gog.cn

               

  多彩贵州网讯   3月12日凌晨5点,当人们还在梦乡里的时候,51岁的雷山县环卫工杨正芬早早就起了,洗把脸,换上环卫服,快速地啃下几个还在冒热气的馒头,塑料袋装上余下的十来个,这是给未吃早点的环卫工带上,带上常年不变的帚把、火钳、撮箕、蛇皮袋子等工具,推着二轮车便出发。

  杨正芬和90多名环卫姊妹要在天亮前得把垃圾清理完毕,给市民们呈现干净明亮的环境。

杨正芬用网网住垃圾防掉落 李应光 摄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杨正芬把负责的片区清扫干净,然后用袋子对垃圾和杂物进行分类,随后,拉着载得满满粽巴似一车垃圾奋力地向远远的垃圾池拖去。吃过中午饭,接着要到自己的责任区进行保洁,到了六点过钟才回到家。

杨正芬用二轮板车运垃圾 李应光 摄

  早上五点开始扫地,到晚上六、七点钟才收工,一年到头,只有大年初一那天放假。这样的工作,杨正芬一干就是33年。

  因家里姊妹多,家庭负担重,1983年,杨正芬小学未毕业,通过招考就当上了一名环卫工人,两年后,因工作突出,转为正式职工,担任丹江镇环卫站负责人。

  当时只有9名环卫工人,负责整个县城的卫生,硬是一把一把地扫、一铲一铲地铲,还负责清运垃圾到1.5公里远的填埋场。有一次,杨正芬和一名同事乘坐清运垃圾车去填埋场,由于劳累过度,司法驾驶车辆在半坡发生侧翻,司机左手折断,杨正芬也受伤,但她第一时间想的是救人,当把受伤司机送到医院时,才发现自已赤着一只脚,掉下的鞋还在坡上。

  有人说:“天天干这样又脏又累的重复工作,不嫌烦吗?”

  “能有一份工作干就很幸福的啦!”杨正芬乐观地回应。

  就在杨正芬40来岁,干得正起劲的时候,家中的中流抵柱她的爱人因病去世,家里一个15岁和一个13岁的孩子的负担全部落在她的肩上,面对残酷的现实,杨正芬擦干眼泪,更加起早贪黑地工作。

  “两个小孩从上学开始,就没有给他们烹过一次早餐。”杨正芬有点愧疚。

  穷苦的两个孩子早懂事,有时早餐自已烹吃,有时顾不上,就空着肚皮去上学,从来不会乱花钱。还经常利用双休日,上街帮杨正芬扫地清垃圾。

  2002年11月,雷山苗年节就要开幕了,12岁的女儿秦忠莉看到同年龄的都穿上漂亮的苗族盛装,着急了,就抱着自家的盛装上街四处去找妈妈,在一个巷尾里找到妈妈时,杨正芬满脸是汗水,差点认不出妈妈,母女俩抱成一团痛哭一场。每当说起这件事时,杨正芬眼匡里总是泛起了泪水。

  从此以后,再苦和再累,杨正芬都不怕,就怕到了苗年节和“六一”儿童节。

  也那次后,每到这些节日,懂事的秦忠莉跟着同学,叫同学的母亲帮她梳苗揪揪,穿苗族盛装。

  “她这个人干事像拼命,有时顾不到家不说,还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同事李春梅说。

  有一次,杨正芬在清理一处杂草和垃圾时,不小心被一块玻璃划破右脚踝处,血流不止,同事劝说她到医院看看,她却说不要紧。然后,她只用随身带的止血贴贴一下,就这样,一瘸一拐扫地清运垃圾硬是干了一个星期。后来才发现,由于当时玻璃划到骨筋处理不彻底,导致现在留下后遗症,只要天气稍有变化,伤口处就痛麻痛麻的。

  从泥巴路扫到水泥路又扫到柏油路,看到雷山县城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杨正芬心里是暖暖的。

  “杨正芬不仅是工作狂,更是一个热心肠。”县市政局副局长金春梅说。

  同事有困难,她第一个赶到。同事赵老三因病去世,其爱人第一个打电话给自己信得过的人杨正芬,杨正芬二话不说,至始至终地帮赵老三爱人处理好后事。公益岗位的环卫工人李春梅家境不好,每蓬过年过节,杨正芬都给李春梅和李春梅的两个孩子添件新衣,每次遇到李春梅的孩子都十元、二十给零花钱。

  有时加班累了,作为组长的杨正芬利用职权,安排等餐饭,应该没问题,但她没这样做,她自己掏腰包,在自己家请同事吃饭。

  “你负担也重,我们就散伙不吃了吧!”同事说。

  杨正芬却说:“再怎样说,我是正式工,工资比你们高,加班很辛苦,整顿饭大家吃也是应该的,还能联络感情呢!”

  请家庭困难的环卫工吃上热腾腾的早餐,那已习已为常。

  杨正芬在用心清扫街道时,也处处播撒一份份浓浓的爱,温暖着人间。

  有一次寒冬晚上十点左右,杨正芬还在加班扫街,远处有个青年人背着三岁的小娃“东倒西歪”地朝她的走来,小娃哭得慌。杨正芬快步上去,原来,青年人走亲戚,酒喝高了,但执意要回家,出门遇上冷风,越走就越醉。杨正芬从男子背上解下小孩,背在自己背上,扶着醉酒男子走了3里的路程,才到乌秀村男子的家,回到家时,已夜深了。一个星期后,这位醉男的一家人拿鸡、酒、肉前来感恩,杨正芬过意不去,到街上买几件新衣给醉男的小孩。

  女儿秦忠莉说:“母亲特别同情弱势和贫困人群,只要他们有难,她就出手相助。”杨正芬做的好事、善事,女儿便信手拈来。

  “一个深秋的晚上,天慢慢黑下来,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赶,看见有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七旬老太太在大十字徘徊,妈妈上前去问个究竟,原来,老太太被家人赶了出来,又冷又饿,虚弱的身体直打颤。妈妈把老太接进只有40平方米的家里来,妈妈和我烧水给老太太洗头、洗澡、修指甲,摆龙门阵,换上自家干净的衣服,让老太太睡在妈妈的床,老太太做一个有生以来最美最香的梦。第二,妈妈把老太太送回家,并耐心教育老太太的家人。”

  “还有,妈妈给贫困学生生活费,帮助贫困学生联系助学贷款……”

  杨正芬做的好事实在多,女儿一两天都讲不完。

  “小时候,的确不当理解母亲,有点埋怨,现在想起,妈妈就是榜样,教我们学会了自立、自强。”秦忠莉对母亲由埋怨到榜样的大转变。

  秦忠莉在上大学很用功,自己通过奖学金和勤工俭学解决学杂费和生活费,基本上没让杨正芬操过心。现在正在用心温习功课,正准备迎接卫生系统的招考。

  去年杨正芬的大儿子毕业大学后,考进了达地乡卫生院。

  杨正芬的两个孩子很有出息,让杨正芬很自豪。

  县城哪儿最脏最嗅,就负责哪儿,早出晚归,日晒雨淋,风雨无阻,三十三年不变的定力,杨正芬做得很起劲。哪家有困难,就伸出一双温暖的手,杨正芬做善事从未停止过。

杨正芬获得的荣誉证书 潘国雄 摄

  杨正芬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环卫工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黔东南州‘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先进个人”和“雷山最美劳动者”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今年9月份,杨正芬就要从心爱的岗位退下来,她最大心愿就是好好陪着家人,弥补过去的愧疚,享受一家团聚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