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04.06.2014  21:07

一、概况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荆蛮”是苗族不同时期的先民。蚩尤为苗族所尊奉的始祖。在中国历史上,苗族曾经历过几次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重庆等省区市。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省苗族有396.8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42%,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31.63%,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自治州,松桃、印江、威宁等县。

贵州的苗族村寨,少则几户、十几户,多则百户、千户,居住环境多为山坡地或较平坦的山脚,也有高寒山地。苗族居住地都有共同娱乐的广场,有的地区还有家族墓地。苗族地区有世界闻名的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紫云格凸河、雷山千户苗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等。

 

二、文化和风俗习惯

文化艺术   苗族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传说和故事,多以口头文学流传至今。诗歌只讲调而不押韵,篇幅长短不拘,分为古歌、祭祀词、叙事诗等。古歌是反映远古社会先民们披荆斩刺、创功立业的传奇神话,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祭祀词在黔东南苗族地区尤为丰富,通观可洞察其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叙事诗的数量首先是爱情叙事诗,其次为歌颂长寿和起义斗争叙事诗。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史籍上有“男吹芦笙女振铃”的记载,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歌曲主要有飞歌、酒歌等。飞歌是苗族传统的高腔曲调,享有盛名。用高亢、嘹亮、婉转、悠扬的音调演唱,声传数里,以歌传情,一般都用假声演唱,句末和句中的拖声特别长。曲式结构简短,歌词精炼,抒情味浓,旋律起伏跌宕,可独唱、对唱、合唱和多声部合唱。主要流行于黔东南地区。酒歌,酒在苗乡极为盛行,几乎家家酿造,成人人人饮酒,节日以饮酒助兴,交际以酒待客乃为常事,因而苗族创造了大量的酒歌。内容大多以互相褒奖、祝福。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等。芦笙,是苗族普遍使用的主要乐器,用竹筒自制而成。芦笙舞历史悠久,在宋代史籍中就有记载。常见的有芦笙排舞、芦笙队舞、踏笙舞。芦笙排舞由排芦笙伴奏,按大、小顺序排列,以大的一支领头,边吹边跳,始终保持“一”字队形。姑娘们则把芦笙队围在中间,随着舞蹈节奏旋转。这种舞蹈多流行于黔东南地区。芦笙队舞,由数十支芦笙组成,边吹边舞,吹大芦笙的站在中间,其他围成一圈,人数多者则围数圈,同时齐奏。跳踏笙舞时,吹奏者不参加,只作伴奏,姑娘们按音乐节拍轻盈起舞,身上佩戴的银饰随身体摆动发出悦耳响声。

工艺美术   苗族的挑花、刺绣、蜡染、首饰很有名。苗族的传统银饰多种多样,有手钏、项圈、头饰、胸饰、银衣等,花纹雕凿精美,其中黔东南苗族姑娘佩戴银饰数量之多,为苗族之冠,按工艺精粗,分为三类:一是工艺高超,制作精美。成品有银冠、银鸟、空花手镯、银丝编织手镯等。银匠将银拉成马尾样的细丝后,以之编织龙、凤、花卉等,中空而外呈花纹,银丝交叉回旋,或起或伏,或凸或凹,或隐或现,或明或暗,龙、凤形态玲珑。以之焊接于银片上,宛如壁上生花,花枝栖凤;或如壁腾双龙,双龙戏珠。另以银丝精编飞鸟躯干,以极薄而钻花的银片剪作尾、翼,焊接于鸟身作翱翔状,戴上发髻或插于银冠。人行时,鸟身微颤,尾、翼振扑,形如欲飞。银冠周围,布满银片精制各种形态的蝶、花、铃等。二是制工精细,成品优美,但工序不如第一类复杂。银饰有空心手镯、压领、镶花、银链、泡花项圈、银角、银泡、银铃、钻花戒指等。钻花空心手镯是将钻花的薄片为手镯外环,不钻花的银片为内环,各卷如槽,焊接为空筒,再纡成手镯。三是工艺简单,艺术价值不大,但需银量多,都是姑娘着盛装的饰物。成品有实心的项圈、项链、手镯、戒指等,只钻粗纹。重在白银数量,以示富有。

建筑   苗族住宅因地而异。黔东南州居民的“吊脚楼”很有特色,是苗族民居的典型建筑。是一种采用纯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都是木材加工。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顶棚上层储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中间住人。这种型制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节约用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最有名的是雷山的千户苗寨。

服饰   男子服式较简单,一般上身穿对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小腿部裹绑腿。妇女服饰种类繁多,有100多种。但大多数妇女穿大领或大襟衣,著百褶裙或大襟衣配长裤,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黔东南州的银饰盛装独具特色,即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苗族妇女服饰按服饰的款式和苗族方言划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和铜仁市部分地方为代表的苗族女装的特点是:土花布或青黑布包裹头部,上装为青色右衽大襟长袖衣,戴绣花胸围兜,下穿直桶长裤,脚穿绣花鞋。衣襟、肩围、衣袖、衣摆、裤脚等为花纹装饰。盛装衣料多用青黑色绸缎,配以刺绣云肩或银云肩。银饰有麻花纹项圈、扁项圈、手镯、凤冠、耳环、牙签、针筒等。二是黔东方言区清水江流域苗族女装特点是:穿交襟中长上衣,衣领后拖。衣袖、衣肩和衣背为主要装饰部位,刺绣技法多样,刺绣工艺精湛。下为百褶长裙。盛装银饰配件复杂。有12种款式。三是贵阳、清镇、平坝、长顺、龙里、贵定、惠水、平塘等市县苗族女装特点是:上衣为对襟开胸衣,衣背绣饰方块图案或另有一块背牌,喜用络缨或海贝装饰。下装为多褶裙。盛装银饰少,项圈多为数根光滑纤细银圈组合而成。有7种款式。四是安顺、镇宁、紫云、罗甸及惠水、长顺部分地区苗族女装特点是:大襟细腰上衣,百褶裙。配饰较少,朴质素净。有3种款式。五是以威宁、毕节、织金、大方、纳雍、六枝等地为代表的苗族女装特点是:穿粗犷的织花、贴花上衣,衣肩装饰犹如披肩,或围披肩(坎肩),花色红黑或红黄相间。下着百褶裙。银饰少。有8种款式。

节日   苗族的节日主要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爬坡节。苗年是苗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时间多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之间的卯日。苗年分为小年、大年、尾巴年3个过程,大年最热闹,集会多在大年举行,持续3—5天,有的地方持续十多天。过大年第一天早晨,家家户户抱上大红公鸡,到寨边路口迎接祖先灵魂回家过年。晚饭时,在祖先牌位前摆酒菜和糯米粑供奉。然后全家同客人一起举杯畅饮,欢度佳节。入夜,大家围坐一起,谈古论今,唱古歌、酒歌守岁。第二天清晨,家家放鞭炮,迎接新年。节日期间,老年人轮流宴请宾朋,青年人则参加跳芦笙、斗牛、赛马、游方(谈情说爱)等活动。在黔东南州凯里市挂丁、舟溪一带,苗族集会规模盛大,达五六万人。“四月八”,贵州许多地方的苗族都要过节,其中以贵阳地区的四月八最为隆重。传说古代苗族英雄亚努率领苗胞同民族压迫者斗争,不幸于农历四月初八这天壮烈牺牲,遗体安葬在今天贵阳市中心的喷水池附近。故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贵阳市和邻近县的苗族群众都要汇集到这里,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他们穿着节日盛装,戴着银饰,带上洞萧、竹笛,在低沉优美的乐曲声中且歌且舞,以寄哀思。今已演变成苗族为主,众多民族参与的欢乐、集会的民族文化节日。龙船节,黔东南州镇远、台江、凯里、施秉、剑河等县市苗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五月,节日活动除赛龙船外,还有斗牛、赛马、踩鼓、跳芦笙、游方等。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镇远县城关有四五万人汇集到氵舞 阳河畔,观看龙舟竞赛,热闹非凡。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中午,施秉县平寨的人们,扶老携幼,载歌载舞,燃放鞭炮,欢送寨的龙船到江边参加竞赛。船手的亲友到江边,赠给船手鸡、鸭、鹅等礼物,挂在龙船颈上,预视夺冠。铳炮发出比赛号令,龙船竞渡,船手随着鼓点节奏划桨。爬坡节,是黔东南一带苗族的传统集会节日,有三月坡节、四月八坡节、六月十九爬香炉山等。

饮食   主食有稻谷、包谷、麦、小米、高梁、荞、土豆、薯类加工制作的食物等。酸汤是苗族地区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其制法是以淘米水盛于陶缸中,掺进老酸汤的沉淀物为酵母,数日后即成。以之素煮鲜嫩瓜、豆、蔬菜,味鲜可口;如煮鲜鱼另配佐料,味更鲜美,很受顾客欢迎。腌鱼也是苗族的特产,制作时将鲤鱼剖腹,去内脏并洗,渍盐,以甜酒糟置于鱼腹而复合,盛于盘坛中。以后取出蒸食,其味咸、甜略酸,视为珍品。

 

三、语言文字

贵州的苗族,大约90%的人都以自己的母语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语。苗族的分布,在村寨或乡的范围内,大多为小聚居区,在各县、市范围内,大多为苗汉杂居或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又因不断迁徙,所以苗语方言土语的分布情况很复杂。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分三大方言,即东部方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西部方言内部的差别情况很复杂,可划分为方言——次方言——土语三级;东部方言和中部方言不像西部方言这样复杂,可划分为方言——土语两级。不同方言或不同次方言的人,语言互不相通,方言或次方言内部不同土语的人,通话也比较困难。苗语内部差别之大,复杂之极,可说居国内各少数民族语种之首。

历史上,苗族未曾有过自己通用的文字,虽民间传说苗族有过自己通用的文字,后在迁徒途中丢了,但一直未曾找到佐证。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来贵州调查研究苗语后,创制了三种苗文,改革了一种苗文。苗文经过试验推行和数次修改,现已趋于完善。

 

四、苗药

历史悠久,在民间传统、歌谣和汉文医书中均有记载。有“三千苗药,八百单方”的说法。19世纪末,松桃厅地甲司苗医龙老二,能为孕妇腹部取死胎,一月后体愈,曾轰动一时,传为奇闻。苗医医术高明,为后来的军政要人重视,如咸同年间张秀眉领导的起义军就有黄平县黄瓢人潘告奈里姜为义军治刀伤和疾病。长征时期的红军将领贺龙非常重视苗医,多次指示“不但要物色好的苗族向导,而且要动员苗医随军前进”。苗医在认识疾病及辨病立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黔东南苗医把病分为症和疾。在辩证分类上有两纲(冷病、热病)。五经(冷经、热经、半边经、快经、慢经)36症。72疾等辩证原则和理论线索。有的苗医认为:气、血、水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之所以生病,外为水毒、气毒、火毒所犯,内有情感、信念所动,亦因劳累损伤所致。许多苗医的观点是:人体内胃是最主要的器官,胃主宰一切,为人生之本。胃能纳,百病除,胃不纳,百病起,甚至会死。苗医的外治法特别丰富,主要有放血疗法、刮治法、暴灯火疗法、气角疗法、滚蛋疗法、发泡疗法、佩戴药疗法、熏蒸疗法、抹酒疗法、烧药火疗法、针挑疗法、外洗法、外敷法、拍击疗法、体育疗法、热熨疗法。苗药品种繁多,含植物、动物、矿物等,以植物药最多。贵州是我国著名四大药材产区之一,有“云贵川广,道地药材”之称,已记载的药用植物就有2810多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的57%。苗药已有10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