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走廊”描绘山地旅游新景

19.02.2016  10:03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雷山全力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

苗疆走廊”描绘山地旅游新景

    春节刚过,郎德上寨的村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走进寨子,“呲呲呲”的刨木声和“咣咣咣”的铁锤声此起彼伏。这个一度由盛转衰的苗族传统村落,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升级改造。

    寨子里的步道铺上了青石板,破旧的房屋正在修缮,停车场已完成场平,苗族传统文化街区、游客服务中心初具规模,连接郎德上下寨的观光车道即将通行。“今年,这些新设施就能投放市场。”郎德上寨村委会副主任陈云喜形于色。

    九山半水半分田。雷山县地处雷公山腹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2015年,仍有贫困人口2.6万人,大多都居住在大山深处。用县委书记黄清发的话说,雷山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在山上,但雷山的优势也在山上: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生态环境。“这决定了雷山的发展必须在山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

    十里不同系,五里不同俗。西江千户苗寨、郎德苗寨等100多个多元文化苗寨,银饰锻造、苗绣、鼓藏节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57个中国传统村落,是雷山文化旅游的资源“富矿”。过去5年,雷山把山地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培育,整合资金16.4亿元,用于山地乡村旅游扶贫。2015年,雷山旅游业占GDP比重达25%,解决就业3万余人。

    县长袁刚介绍,“十二五”时期,雷山减少贫困人口2.45万人,其中依靠山地乡村旅游脱贫的有近2万人。“综合雷山特点,我们认为,山地乡村旅游完全可以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西江。2007年到2015年,西江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700元增长到12000元,70%以上的村民吃上旅游饭,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突破百万元,成为贵州山地乡村旅游扶贫的典型。

    但是只有西江远远不够。目前,雷山正按照“全域旅游化、全县景区化”思路,把5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170多个苗寨串联起来,由点连线,连线成面,建设“苗疆走廊”。

    凯里至雷山高速路去年底贯通,村村通水泥路、油路提前完成。在此基础上,雷山正全力打造环雷公山旅游线。“届时,游客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线路,深入雷公山腹地的村村寨寨,享受原生态苗寨的古朴与静逸。”黄清发说。

    2月15日,记者来到距离县城42公里的方祥乡格头村,刚扩建好的6.5公里通村油路舒适平坦,一路的好风景赏心悦目。

    大山深处的贫困村不再为前途迷茫。27个乡村旅游基建项目已有16个竣工,芦笙场、休闲亭、景观道、荷花池等修葺一新,5户农家乐通过验收。

    “围绕旅游业,我们将发展茶叶、稻田养鱼、辣椒、土鸡、旱鸭、黑毛猪养殖,如果顺利,这些产品就地就能卖完。”说起村里的“十三五”规划,格头村大学生村官马国明很兴奋。

    “旅游业带动性强,是农产品的最大市场。围绕山地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服务业,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将惠及最边远的贫困群众。”雷山县扶贫办主任唐继林说。

    方祥乡雀鸟村被唤作“云中村”,海拔1200余米,常年云雾缭绕。高海拔、寡日照、低纬度,是种茶的好地方。可缺少知名度,全村1800亩茶叶经常烂在地里。

    2012年,雷山县通过旅游招商,引进福建一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定点收购雀鸟茶。村民们种茶积极性高涨,茶青销售收入从2011年的5万余元增加到2015年的52万元,带动27户97人脱贫致富。

    雷山的农村电商平台已覆盖全县154个村,努力实现景点、农产品、旅游商品的线上推介和销售。同时,整合4000多万元支持村级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目前雷山还有2.6万贫困人口。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雷山将通过山地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稳定脱贫1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1万人搬到县城和景区周边,实现稳定脱贫;余下的6000人,通过生态补偿、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解决。“坚持发展山地乡村旅游,坚持农文旅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再经过五年的努力,雷山一定能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黄清发充满信心。(记者 张齐 实习生 吴凯林)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