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竹村:路灯将核心价值观“照进”群众心里

13.01.2016  13:41




1月10日,笔者走进地处偏僻的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只见弯弯曲曲的水泥马路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一排排装配着红红灯笼的太阳能路灯格外醒目,给山村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公路通了,院坝也硬化了,道路俩旁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真没想到大山里也能变得如此的美丽!”在山顶组公路旁,40余岁的村民高华山站在路灯下,仰望着灯杆上装配的大红灯笼,读着灯箱上的“文明五千年,百孝敬为先”等语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自言自语的这样说。

我们村里来了梁曙书记后,村里的变化可大了,不说别的,就说这路灯,村里沿路一线十多公里及家家户户门前都安装上了,我们晚上行走再也不使用手电筒了。”高华山这样的告诉笔者。

茨竹村位于赤水河南岸,靠近四川的古蔺县,与金沙县马路乡接壤,距毕节市区110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组528户村民,是国家一类贫困村。

这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处偏僻,土地贫瘠。过去,泥巴土墙、茅草小屋成了这里的真实写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环境恶劣导致了这里的发展滞后,村民们始终难以摆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贫穷落后面貌。

2015年7月份以来,该村在“第一书记”、贵州省政法委机关干部梁曙的带领下,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政权,优化社会治安为抓手,全力打造花园式文明示范乡村。

据梁曙介绍,路灯亮化工程共投入100余万元资金,安装了300多盏太阳能路灯,每盏路灯上装配了2个灯笼和2个公益文化灯箱,每个灯箱上都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孝老文化、政策法规及“三关爱”等方面的内容及图案,这样做,就是能让乡亲们时时处处学礼仪,学法规,受教育,既能亮化山村,又能提升村民们的文明素养及法律意识。(张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