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15.06.2015  12:43

  荔波县利用民族文化特色优势,依托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努力做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助推旅游大发展。

  为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荔波县成立小七孔文化演艺有限公司、贵州世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4个民族文化演艺经营企业,完成了佳荣苗族芦笙舞表演场、瑶山民族演艺场等7个民族文化演艺场所建设,投入2000余万元成功打造《水韵樟江》“瑶之韵”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品牌。挖掘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等荔波四大主体民族文化,重点打造“服饰、建筑、饮食、礼仪、歌舞、环境”六大文化形态和推进“街区文化、广场文化、门头文化、厅堂文化、亭廊文化”五大环境文化建设。

  建设民族特色村寨,让老百姓富起来。荔波县整合“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5100万元投入乡村旅游公路、通村油路等建设。在荔(县城)小(小七孔)线、甲良镇、黎明关等乡(镇)实施美化、绿化、洁化、香化等工程,先后推出拉柳、木朝、白岩“泰美乡居”等一批民族旅游示范点,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塑、编织、刺绣等民族工艺品。目前全县共有农家乐接待点及乡村旅舍共360多家,带动群众受益2000余人,受益群众年均家庭收入3—5万元。同时瑶麓村、佳荣镇、水利大寨等依托传统演艺,获得国家文化部授予“打猎舞艺术之乡”“芦笙舞艺术之乡”“文化创新建设村寨”等荣誉称号。

  开发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荔波县依托民族节庆等特色资源,挖掘“六月六”布依歌节、甲良“斗牛文化节”、瑶山“陀螺节”、洞塘梅花节等旅游项目。瑶山古寨成功列为国家AAA级景点、“贵州省最具魄力民族村寨”。依托甲良小城镇建设打造“者吕布依民族村寨”“骑行甲良”“思凡谷”“袄村古镇建设”“喀斯特山地运动旅游休闲体验园”等旅游项目,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约300万人(次)。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编织、刺绣、酿造等技术,推出布依土花布、荔波布娃娃、荔波风猪、青梅酒、“酸肉”等民族特色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