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洞塘中心小学教师姚和辉:大爱无疆铸师魂

04.01.2015  20:35

    

姚和辉护送学生安全离开。

    2014年6月4日凌晨5点38分,天空一片漆黑,暴雨如注,荔波县原洞塘乡政府所在地变成了水乡泽国。

    村里的老人说,有50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了。

    洞塘中心小学师生立即向学校高地转移,姚和辉就是组织转移者之一。学生不能有事,教师必须安全,就是姚和辉努力的方向和任务,他一次次的清点人数,时时刻刻寻问检查,丝毫不敢马虎。

    巡查时,姚老师发现幼儿园保安被困在幼儿园教学楼内,无法脱身,情况非常危急。他立即组织人员,找来木板、绳索等工具搭建了一个简易竹排,冒着大雨组织老师前去搭救。经过五个小时的援救后,保安得救上岸。

    6月5日,暴雨仍在继续,水的涨势越来越快,洞塘学校以及洞塘幼儿园大部分区域被洪水淹没,260多名学生,30多名老师被困学校,疏散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势在必行。

    学校老师对学生转移进行了分工。姚和辉负责转移板寨和尧所方向的60多名学生。

    8年级2班学生何韦璐说:“在船上,姚老师安慰我们不要慌,叮嘱我们说,回到家后,都要打电话来跟老师讲。

    当时洞塘乡街道水深近2米,洪水已经淹没了民房的一楼,面对凶猛的洪水,姚和辉并没有退缩,利用皮筏艇与洪水搏斗,一批一批地把学生安全送到家长的身边。经过一天的努力,在原洞塘乡人民政府和武警官兵的帮助下,60多名学生安全地护送到家。

    连续3天,姚和辉老师总是奔忙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护送工作,还要参与群众转移抢救工作。累了就坐在凳子上休息,饿了就与大家一道吃快餐,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时刻关心群众的安危,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

    6月6日,学校仍有久安、洞腊方向的16名学生尚未转移,姚和辉主动担负起了将他们从学校安全转移到家的重任。最后一批学生安全转移后,10点05分,姚和辉与三名洞塘乡政府救灾工作组人员在返回的途中,经过一栋被水淹的民房时,听到民房内传来了响动。当时,大家准备去看看里面是否有群众被困,但由于渡船被洪水冲击,为保持船只平衡,姚老师用手撑住旁边的民房墙壁。接着,只听姚老师发出“”!一声惨叫,当场就掉进了洪水中。后来才知道,当时姚和辉是不幸被电击中。

    “想不到我们安全了,姚老师却发生了不幸。”最后一批安全转移的9年级3班学生何卫方哽咽着说。

    当时,大家立即将姚老师抢救上船,经过40分钟的抢救,他终于艰难地吐出大量的脏水异物。6月9日下午,几经转院,仍处昏迷中的姚老师被送到河池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姚和辉在“6·4”特大洪灾中,把学生、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不顾个人安全得失,舍己救人,是荔波1500多名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的光辉写照,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姚和辉踏上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是在1997年8月。9月,他主动要求从洞塘中心学校调动到相对偏远的板寨小学执教。当时的板寨小学办学条件非常差,教室残破不堪,学生上课非常不安全,而且没有运动场地。为改变教学环境,他四处奔波,到处寻找资助捐款。

    在板寨小学执教期间,姚和辉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那辆摩托车后来成了学生、村民生病时的“救护车”。当村民、老师回家不便时,姚和辉随叫随到,摩托车又成了“救急车”……因此,板寨人都说:“有事找辉哥,事事不耽搁!

    2009年3月,姚老师调回中心校——荔波县洞塘学校。因为他工作能力突出,任劳任怨,不久就担任了洞塘学校的总务主任,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为了节约开支,他认真学习,“自修”水电安装,如今,他通过努力,已是学校一名合格的水电“修理工”。

    他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对工作尽心尽力、废寝忘食。他是学校的全能修理工,学校的水管、水龙头、电灯、电线、厕所堵塞、玻璃破了都是他亲自动手搞定。五年级的江国梦说:“姚老师在我们学生心中,简直就是万能的。记得有一次,我们楼层的厕所不知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就是姚老师清理的。看到满身脏臭的他,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他办事不论大小,对学生更是无微不至。他曾用车将六年级的学生吴光团送到茂兰去配钥匙,当学生表示感谢时,他却只淡淡说了一句“不用谢,为学生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

    在众多学生眼中,他是严厉的,却不缺幽默;他是宽容的,却不缺原则。八年级的覃帅说:“他上课的时候,我们都是安安静静认认真真,从不打闹。当有同学不认真走神时,他不会当场大骂或者点名批评,他只是在课后耐心询问原因、开导我们。他在批评我们时,让我们感觉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无论是什么事,无论是什么时间,他是有求必应的。姚面询老师说:“办公室里的水没了,是他第一时间扛上楼来。对他说‘你辛苦了’,他总是笑笑说,‘小事一桩,谢什么谢’。他总是这样,把大家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文德全 韦永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