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公车成“贡车”

19.05.2015  12:54

               

18日晚,中纪委发布违反八项规定问题“月报”,通报今年4月,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2508起,处理3238人。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系“发案率”最高的类型,达802起,占比高达31.98%。(新华网  5月19日)

公车是由公共财政负担的从事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的单位的汽车。据统计了解,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在中纪委发布违反八项规定问题的“月报”统计排行中,公车违规使用,违纪干部的级别,依旧“乡科级”最高,看来地方官员颇有“山高皇帝远”的架势。

为何国家明令禁止及社会、新闻曝光后,顶风作案依旧大有人在?公车私用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或许,在某些干部心中,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官做到什么位置就要配什么档次的车,还必须是专车专人用,没有车就出不了门,没有车就办不成事,导致配车不是为了工作方便,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个人私欲。从经济角度来说,公车的私用造成了财政的巨大浪费,部分官员间攀比现象严重;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古有学者,衣锦还乡”今却成为“今有事业,轿车还乡”。

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甚至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近年来,我国严格要求公车的配备和使用方式,三令五申的禁止公车私用。自去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拉开帷幕后,地方公车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在中纪委发布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的“月报”显示,也再度验证了“纠四风”是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