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坡上 散落的记忆

19.12.2014  12:21

    莲花坡的地名出自君子亭的石柱上。

  生活在巷子里的居民。

  君子巷内的君子亭早在1982年就列入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名,除了标明位置之外,往往还包含很多的历史人文内涵。在贵阳,就有很多这样的地名,莲花坡、君子巷可以算是其中最具“书卷气”,文化含量高的地名。可惜,如今莲花坡上无莲花,君子亭不成样,鲜有人知它们背后的故事。

   莲花坡上君子巷

  贵阳文昌北路,靠文昌阁的一段,被贵阳人俗称为莲花坡。尽管在门牌号上这个地名没有得以表现,但这里的公交站牌、银行分行也标明莲花坡。

  在莲花坡一带,因地势上行连绵的一片都为君子巷。沿着台阶向上,往文昌阁方向,尽管这里已经修建不少居民楼房,但楼房间隙间依然分布着不少低矮的自建民房,过道狭窄,曲径通幽。

  莲花坡、君子巷为何得名?在巷内,记者采访住户和行人,得到的均为“不知道”“不清楚”一类答案,只知道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地名,沿用至今。

   君子巷内君子亭

  在君子巷和电台街相交的位置,穿过民房间狭窄的通道,向内进入,一块大大的石碑赫然在前: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君子亭。

  记者走进,见石碑上刻有: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公布,贵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石碑上已经长着青苔,边缘处略有破损。而在这块较旧石碑的右边角落里,还有另一块石碑,石碑刻字内容一致,只是较新。

  石碑后面是一排并列的陈旧民房,门牌号分别为君子巷5、6、7号,砖木结构,破破烂烂,并无特别之处。再仔细看,民房外墙镶嵌着四根石柱,都有刻字,内外分别为两幅楹联,字迹已经斑驳,难以辨出完整内容,但仍清晰可见“白莲花”、“竹子”、“君子”、“状元”、“光绪十二年”、“李端棻”等字眼。

  除了有四根石柱的破旧民房,文物保护单位君子亭附近,并无任何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