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董公寺镇:创新社会管理走活“一盘棋”

29.08.2014  12:30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29日电 汇川区董公寺镇原来是一个以农村、农民为主体的城郊镇,距离遵义市中心城区仅5公里。随着遵义市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原有的乡镇机构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镇内拥有省、市、区重点项目上百个,虽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考验着当地基层干部的成色。工作千头万绪,在编在岗干部却仅有53人,人员不足和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特别是发展中征地拆迁的任务和带来的矛盾更是这里的“第一难”。过去各部门各自为政、忙闲不均的构成方式与经常变化的中心任务和突显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相适应。2012年1月,董公寺镇通过深入调研,着力通过规范村级整合机构办公、民主治理体系、深化包村包片制度、片区支部建设等“四项改革”,构建了服务型政府,加强了社会创新管理。这样的行政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寓管理于服务,通过改革让基层政府机构更好的服务群众,促成了乡镇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

    董公寺镇干部在镇四项改革后的实际工作中体会到,要使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乡镇干部必须为群众干出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镇党委在推行四项改革中创新执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党员干部让作风在一线转变,将情况在一线掌握,让决策在一线形成,把问题在一线解决,强力推进了一大批项目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该镇建立了“扶贫帮困基金”,筹集100万资金,保障和解决贫困人口、低保对象、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帮助他们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开展“平安董公寺”创建工作,仅镇党委书记蔡劲松本人就带队处置各类重大矛盾纠纷31起,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董公寺镇党委书记蔡劲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四项改革”,理顺了乡镇机构的条块关系,整合了乡镇有限的资源,激发了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了基层干部和办事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了乡镇机构为群众服务的效率和能力,达到了“1+1>2”的效果。

    “按照镇党委、政府全力抓发展的核心要求,我们要求党员干部将情况在一线掌握,让决策在一线形成,把问题在一线解决,让作风在一线转变,和群众的感情在一线培养,干部职工的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干部形象在一线树立,让干部职工走基层,走一线。”镇长彭正伟话语铿锵有力。

    走进董公寺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充满勃勃生机的土地,这是一个迸发激情活力的乡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无处不让你感受到强劲的发展律动。

    2013年,镇级财政总收入96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4元,全镇从事非农行业人员超过65%,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共计24.73亿元。在这片只有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这个只有3.5万人口、50多名机关干部的小镇,五年时间里,有两条高速路穿越通车,有100余个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上万农民实现就地就业,有容纳上万群众居住的10余个康居小区陆续建设,有翻倍的收入揣进群众口袋……眼下,该镇项目建设表上可以看到,省、市、区各类重点项目高达73个,总投资上百亿元。

    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今年初在董公寺镇调研时,对董该镇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方面进行的四项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创新之举,务实之举,用最低的成本达到了最优的效果,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创新在整合。四项改革,不是着眼于增人增机构,不是着眼于收权放权,而是着眼于便民、利民、惠民,着眼于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对现有乡镇行政机制的再造创新,理顺部门职责和条块关系,对乡镇的机构、人员整合优化,集中力量办事。正是行政结构重组和再造,盘活了存量,让同样多的人干出干好了更多的事。

    亮点在务实。改革不是为改而改,而是在乡镇干部大量下村办事、乡镇机构人手不够时,特别是在现行体制下乡镇政府权力与责任不对称,条块管理不协调的状况下,探索实施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项改革”的制度设计,也来源于此。

    成效在长远。“四项改革”的改革,让乡镇干部重心下移、深入群众、服务群众长效化、制度化,让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进而使乡镇党委政府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项改革,促成乡镇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实质性转变,显现了适合农村改革发展形势需要的新型基层政权组织结构和公共服务体系雏形。

    今天的董公寺镇宛若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历史名城遵义的北大门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好奇与仰慕的目光。(黄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