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于筑蓉一行到正安县中观镇红光村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调研工作

20.04.2017  22:10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于筑蓉一行赴正安县中观镇红光村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调研 工作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2017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部署,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于筑蓉于4月13日至14日率局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宣传处处长闫超、电影电视剧处处长蒋玲到正安县中观镇红光村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调研工作。

于筑蓉一行到红光村走访慰问贫困户

于筑蓉一行先后到红光村贫困户宋庆辉、陈毅、宋庆银3户村民家中,详细了解3户家庭的经济收入、健康状况、致贫原因、产业发展等,实地查看了他们的住房条件,并为三户贫困户分别送去慰问金500元。

陈家组村民宋庆辉,由于家庭贫穷,住房还是50年代的老旧木房,儿子离婚后外出打工,两个孙子也由自己照顾。对于他家的困难,于筑蓉提出以易地扶贫搬迁帮扶措施,改变生活条件,并吩咐同行的村委会领导要把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位,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还嘱咐他多保重身体,关心孙子学习,过上幸福的日子。

土鱼泉组的陈毅家有三个子女,负担重,就靠两口子在家勤劳苦干,省吃俭用维持生活。于筑蓉了解情况后,鼓励他家要敢于大胆创业,积极主动争取惠民政策,并要求村支两委干部拿出可行的帮扶措施,改变他家贫穷落后的面貌。

与老党员亲切交谈

刀塘组宋庆银的小儿子宋致强患鼻癌,对于这个贫穷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儿子的病情一直成了老两口心中的一块心病,对此,于筑蓉询问老两口,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没有,报销比例是多少,老人说:“报销了80%,现在政策好了,减轻了全家的负担。”,通过交谈,于筑蓉还了解到老人家原来还是老战士、老党员,并对老人年轻时候为党和国家的付出的心血表示敬佩,安慰老人家不要太担心和焦虑,现在医术发达了一定能医治好儿子的病,鼓励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有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干部的关心和帮助,生活会越过越好,最后祝福两位老人身体健康,安度晚年。

于筑蓉一行与中观镇相关领导、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就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进行交流

随后,于筑蓉一行在红光村与中观镇相关领导、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就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进行了座谈。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吴永梅汇报了村基本情况、集体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成效亮点等工作;驻村“第一书记”方飞汇报了一年来的驻村工作情况;中观镇副镇长骆科帝先后汇报了中观镇脱贫攻坚及发展诉求。局宣传处处长闫超、电影电视处处长蒋玲也相继对红光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

于筑蓉指出,今天是第一次到中观镇红光村,面对这么偏远的乡村,以为是相当贫穷落后,来走访后了解,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走访的三户贫困户,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同时结合大家的工作情况汇报,说明了多年来村委干部做了很多的事情,面对交通偏远,地势低洼,贫困面大的发展劣势,村委能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可见红光村的扶贫工作做的很扎实,因此,红光村的发展是有信心有希望的。为了进一步推进红光村脱贫攻坚工作,于筑蓉对红光村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调研中观镇红光村产业发展

一是要抓好产业扶贫,壮大集体经济。 红光村现在发展的灵芝、茶叶种植加工、绿壳蛋鸡养殖等产业,采取了“村集体+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种思路很好,值得肯定。也表明红光村很好的践行了“三变”创新发展模式,希望红光村继续培育更多的特色产业。同时,更好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村级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要积极利用网络,打造电商平台。 红光村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绿色产品丰富,要以市场为导向,开拓销售渠道,把红光村的生态、绿色、有机的产品宣传出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真正的实现绿色产品风行天下。同时,要抢抓机遇,积极利用互联网+产业,推销更多的红光特产,从而增加群众收入。

三是要强化大文化宣传,转变发展观念。 村支两委要利用广播广泛宣传的优势,在各村组安装广播喇叭,对于农家书屋,要充分利用,按时归类整理书籍,为群众长期开放阅览,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群众文化素质,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撑,激发群众自身动力,增强群众脱贫信心。

省直机关派驻正安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正安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正安县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杨毅,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吕芳,中观镇副镇长骆科帝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