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红手印 浓浓帮扶情

22.04.2016  12:03

               

 

——记义龙郑屯镇民族村“第一书记”胡元学

 

“我们民族村群众热烈请求上级党组织,继续安排胡元学担任我村‘第一书记’,我们舍不得他走,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指导和帮助我们发展。”4月8日,群众代表贺登品、胡忠祥捧着签了80多个歪斜名字,盖了80多个鲜红手印的请求书,分别送到义龙试验区工委组织部、州教育局、州委组织部,他们对接待的领导这样说。

胡元学,现年52岁,州教育局民办教育科科长,2015年,被派驻到义龙试验区郑屯镇民族村任“第一书记”,一年期满,群众舍不得他走,就出现了上述一幕。

解结   促修小康路

民族村陆兴七组地处坡岗间歇泉岩溶景区进道口和东峰林大道旁,农户97户,人口487人。从2012年起,郑屯镇利用国家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实施“一事一议”工程,对民族村靠近国道324线的几个组道路进行硬化,该组因群众意见分歧,工程无法实施,成了镇、村干部多年的挂心事。

实现小康,首要得修路,有条好路走,人人都盼望,且政府有项目,路却修不成,原因实在蹊跷,胡元学决心解开其中“梗结”。他白天上班,晚上就从峡谷边家中骑着摩托车往10公里外的七组跑,黑夜里叩开农户家门,通过几晚上的“串门摆白”,他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关键原由,一是几户人家占了公共道路不让,二是几农户不愿让出修路必须占用的土地,三是群众对本组集体财产有疑问。了解到这些后,一连几个晚上,他到不让路不让地的农户家做工作,讲国家的小康目标,讲新区的发展,讲新农村生活,一次不行,再去,二次不行,再去,最终,那些群众为他所讲的道理折服,为他为他们好日子日夜奔波感动,都爽快的应让路让地修路。

  8月10日晚,他到七组召开全组群众大会,对围着火堆的群众,他又作了一番宣传动员,按照他的要求,组干部把集体账目资金分布出来,消除了群众疑虑,后形成统一意见,决定动用集体土地征拨款作为施工费,选出胡忠祥、陈学忠、陈新等人组成筹委会,负责实施这项“小康路”工程。

随后,他带着驻村工作组去镇里协调项目资金,镇政府得知群众“梗结”已打通,很是高兴,同意以提供石砂和水泥形式下拨专项资金。

在两个月的施工中,胡元学每周都要到施工场地看一两次,有时候是晚上去,他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最终,投资30万元,长4公里,宽4米的陆兴七组“小康路”修成了,他“夜访”过几次的农户见着他总要把他拉到家里喝酒。

发掘   古磨展奇葩

古磨是民族村的一个纯布依族山寨,居于间歇泉景区路口,寨前有一石牌坊寨门,横匾刻有篆体“古磨”二字,寨后有几十棵千年金丝楠木,寨旁有传说神奇的石龙湖,在遍访群众中,得知古磨有高台舞狮、十八套棍法,板凳舞、竹杆舞、唱土歌等民间文艺,胡元学敏锐地感觉这是一束可“发光”的奇葩。

“义龙在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你们有这样好的民间文化,应该展现出来,这样既能为义龙增辉,又能推动你们组民族民间文化宏扬和传承,还可以搞些服务性演出增加收入。”胡元学对古磨组组长贺登品说。

“对啊,我们咋没这样想呢,现在各地都在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我们古磨的并不逊色啊。”

12月2日,胡元学组织寨中老中青代表商议,最后大家一致决议正月初九的天,在石龙湖边举行一次古磨布依族民间文化表演活动,节目预定十多个,有舞龙狮、玩棍、土歌对唱,竹杆舞等。

节目定下来了,表演的队伍定下来了,排练安排下去了,可买道具、办活的钱从何来?古磨群众望着胡元学。

胡元学采取试一试的做法,他在微信发布信息,希望得到热心人士的资助。

兴义市纳米汗蒸养身房老板陈谨女士看到后,慷慨捐赠了1万元。胡元学找到郑屯镇政府领导,政府领导立即批给2万元,古磨群众看到胡元学帮他们找来了经费,信心更足了,大家白天干活,晚上抓紧排练。

好事多磨,准备过程几次卡壳,原因是个别群众担心找来的经费被几个组织者“吞”了,扯着不干,个别群众觉得耽搁活路,参与不积极,组织者贺登品、贺元刚很着急,每出现问题他们就打电话给胡元学,胡元学总是连夜赶到,消除群众思想疙瘩,这样的情况不少于五六次。

正月初九这天,古磨石龙湖边人山人海,方圆十里群众簇拥而至,贵阳、兴义等地也有客人前来观看,总数不下万人,州电视台、州日报社、试验区电视台等媒体记者来了,古磨带有浓厚布依色彩的节目精彩纷呈,给观众上了一套新春文化大餐,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古磨民族文化的深厚内蕴,舞狮、棍法、布依土歌对唱等,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色。

这是古磨历史以来最大的活动!

很多观众评价,一个400多人村民小组,能成功举办这么大型而又精彩的活动,了不起!

前来观看的试验区重大活动办李远洪主任当即决定:古磨舞狮作为义龙正月十五元宵节表演节目之一。

个体老板刘跃兵、周伯华当场各捐款1000元。

州民宗局文教科科长刘金松知道这件事后,答应给予古磨3万元的民族民间文化发展资金。

州教育局局长梁喜明在一次干部职工会议上对胡元学的驻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看到这些,听到这些,胡元学感到,曾经的辛苦已荡然无存。

关爱倾情助学子

  民族村十组村民徐世勇的儿子徐正江,在兴义一中读书,2015年年参加高考,考得407分,被山东交通大学录取。徐世勇是民族村十组组长,是在胡元学到驻村开会时认识胡元学的。之前,徐世勇外出务工挣钱脚被砸伤了,脚骨上还扎着钢针,丧失了劳动力,儿子读高中,女儿读小学,家中劳动全靠妻子一人,很是困难。儿子考取大学,徐世勇很是欣慰,但几千元的报名费无从筹措,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打电话给胡元学,胡元学接到电话后,很为徐世勇一家感到高兴,他从兴义赶来,和计生主任黄德凯一道,骑着摩托车颠簸了5公里赶到徐世勇家,他看到徐世勇一家居住在一幢几十平方米的石墙平房里,室内光线阴暗,心里很是酸楚,他马上与兴义一中搞学生资助的张翰云老师联系,张翰云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学校将徐正江作为资助对象报“贵州省宏立城公益基金会”。

徐正江报名之前,“贵州省宏立城公益基金会”给他汇来了6000元的助学资金。胡元学还联系到试验区工会业务负责人贺天福,义龙工会又给了徐正江5000元的奖学金。

“我非常感谢胡元学书记,没有他的帮助,父母不知要为我上学费用焦虑多少。”电话采访中,徐正江感动地说。

胡元学驻村后,到民族村陆兴小学了解情况,当得知学校存在图书缺乏和校园文化资金不足后,他与顶兴中学和昌文中学联系, 12月29日,两学校到陆兴小学开展献爱心捐赠,顶兴学校捐赠了2500册图书,昌文学校捐赠了2万元,有效的解决了陆兴小学图书和校园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一书记’胡元学驻村一年来,为民族村办了几桩好事实事,他是真蹲实驻的好干部,是马向阳式的好干部。”义龙试验区工委书记张国志这样评价。

 

 

(  郎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