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多彩贵州 感知发展脉动

11.06.2018  10:37

行走多彩贵州 感知发展脉动

——“贴地行走”博士国情观察团贵州调研侧记

  多彩的贵州,闪耀着动听的音符。

  奋进的贵州,跃动着发展的脉搏。

  初夏的贵州大地,青山绿水间荡漾着生机与活力,发展与变革的气息四处弥漫。

  6月9日至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名教授和20名博士组成的“贴地行走”博士国情观察团,分成5组深入遵义市、黔南州、安顺市、毕节市、黔东南州开展调研,围绕“红色基因与良知悟道、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党建、贫困突围与乡村振兴、多彩传承与绿色发展”等主题,以行走的方式在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聆听、记录、触摸基层的可喜变化与勃勃生机。

   红色精神浸润的土地让人向往

  在红色文化厚重,红色革命遗址多达500余处的遵义市,“贴地行走”博士国情观察团第一组的成员们对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苟坝会议会址等红色遗址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同遵义市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浅出地解读遵义红色文化的深刻涵义。

  “不虚此行。”中央党校博士邓笑说,这次“贴地行走”机会的确十分难得,在此之前,她对遵义会议影响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历史书本上,来到遵义,通过瞻仰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深深体会到红军长征的伟大,遵义会议的重要性,遵义这片土地也因红色基因的浸润,更加令人向往。

   瓮安社会治理机制值得推广

  以“社会治理创新”为主题,“贴地行走”博士国情观察团第二组来到了黔南州瓮安县,成员们先后参观了瓮安事件警示教育馆、猴场会议会址纪念馆,并与该县、乡镇领导干部进行座谈,走进猴场镇青池村,与群众开展院坝会。

  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瓮安由乱到治到安的巨变让观察团成员们感慨不已。“这个变化体现了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正是加强法治建设才有了瓮安从乱到治再到长治久安的重大转变,这不仅是瓮安的经验更是全国其他地方社会治理可借鉴的形式,这也是我此次瓮安调研最深切的体会。”中央党校博士樊裕说。

  “瓮安让人非常惊喜,想不到西部这么一个小县城竟然有这么多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经验。”中央党校教授竹立家说,通过调研,他们发现,瓮安县社会治理创新呈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精细化、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变社会治理客体为主体,并形成了完善的社会治理机制体制,值得推广。

  中央党校博士王甜甜则表示,瓮安县社会治理的“网格化+网络化”的模式,除了具有社会治理层面的意义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网络强国战略等方面,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塘约模式感受发展蓬勃生机

  探索出了享誉全国的“塘约经验”,近年来迅速发展崛起的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也迎来了“贴地行走”博士国情观察团第三组成员们,他们走进塘约村,就基层党建、村社一体等展开调研,感受塘约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塘约经验’的探索,为基层0大学的博士罗星深有感触地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袁书杰则表示:“塘约村是贵州省、乃至国家精准扶贫的典范。从塘约之变、塘约经验、塘约模式到塘约精神,无不体现了干部担当、有为,以农民为中心的基层探索。这种模式在干部考评、群众工作方法、作风建设等方面很有借鉴意义。

  同样,清华大学博士郭芷材感受深刻,并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说:“塘约道路回答了时代之问,解决农村‘空壳化’问题。党建也是生产力,塘约道路的科学性在于实现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长远发展的有益循环。

   凝聚力量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围绕贫困突围和乡村振兴工作,“贴地行走”博士国情观察团第四组先后到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蒙古风情园、火风丫乡村旅游基地、安格斯牛养殖基地和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平山乡江南村考察调研。

  每到一处,观察团都走进群众家中,和乡亲交流,与当地干部面对面座谈,详细了解当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我们感受到了发展中凝聚的力量,感受到了乡村正迸发的活力。”上海理工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陈家星说,一路走来,看到了大方县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中无中生有,走出了养牛脱贫的“”路子;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文朝荣的家乡海雀村,看到了满山的大树,感受到了文朝荣同志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的精神,在新时期有了新的传承。

  陈家星表示,调研结束后,观察团会结合这次调研情况,积极向省委、省政府献计献策,为推动贵州省乡村振兴和贫困突围贡献力量。

   乡村旅游开发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

  在孕育了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的黔东南州,“贴地行走”博士国情观察团第五组在雷山县麻料村、西江千户苗寨、朗德苗寨开展了以“多彩传承与绿色发展”的调研活动。

  凭借底蕴深厚的银饰文化以及精湛的银饰锻造技艺的麻料村,素有“银匠之村”的美誉,到去年底,该村的收入结构中,70%以上由银饰锻造收入构成,通过银饰锻造,该村迅速摆脱贫困。观察团成员就该村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内部分工合作、促进银饰锻造与文化旅游结合、提高银饰价值链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为西江千户苗寨经过十年文化旅游的发展,由闭塞落后的小山村成长为如今民族文化旅游的典范感到惊喜的同时,观察团成员们也对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的商业化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民族地区接纳商业化,这是进步。也正是有了商业化,西江能够在前一个十年完成了由封闭走上市场的转变,应该看到旅游给当地居民的物质水平带来了极大改善。但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单一、单调、粗鄙、庸俗等问题,第二个十年所考虑的一个重点应该是怎么去更多的突出文化内涵、增加苗族文化吸引力、传承发展好苗族文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祁述裕说,调研中看到西江比较浓厚的商业氛围背后,有很多有文化底蕴的内容,以及很多有文化情怀的人在坚守,还有当地政府的冷静、理性思考,让他对西江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记者 陈丹 黄霞 梁晓琳 杨小友 谢朝政 余光燕)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