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兴建: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净

22.05.2015  20:43

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净

——记贵阳市道德模范袁兴建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22日电  4月13日凌晨1点,正在睡梦中的袁兴建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吵醒,迷迷糊糊地接通电话,那头一个急促的声音传来,“老袁,快来,花溪大道有砂石泄露,必须马上清理,不然有安全隐患。”袁兴建一下子清醒了,马上下床穿衣出门,边走边联系队员马上出动。

    到了现场,袁兴建看到路面被砂石占了一米多宽,一直从花溪大道艺校立交桥延伸到甘荫塘处,如果不马上清理,极易造成车辆轮胎打滑,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天亮以后,高峰期到来,将造成严重拥堵。

    一想到这,袁兴建二话没说,接过队友递过来的扫把,开始清扫起来,并把清扫的砂石装进人工车运走。到凌晨4点过,终于清扫完成了,袁兴建回到家已经5点多了,他爬上床继续睡,到早上7点多起来,又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突发状况在袁兴建的工作中很常见,作为区环管站粪便班班长,他和其他5名队员的日常工作,除了周期性维护南明辖区内137座免费公厕的正常运作以外,还需要负责辖区内20多个垃圾台的污水处理。此外,还要随时准备着应付各种突发状况。

     24年与粪便“打交道”的苦与难

    24年前,16岁的袁兴建跟着老乡从农村老家来到贵阳,成了区环管站的一名临时工。刚开始是负责运送居民生活点的垃圾,三年后,他到了粪便班。1996年抗洪抢险中,因为表现突出,袁兴建被提拔为粪便班的班长,负责南明辖区各居民院落旱厕的粪便清理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在这20年里,他见证了旱厕退出历史舞台,免费公厕应运而生;也见证了粪便班由当初的17人变成现在的6人。

    粪便班,顾名思义,就是与粪便打交道。哪里有化粪池堵塞,哪里就有袁兴建的身影。他常常需要穿起防水服下到化粪池里面去,即使提前半个小时或者更早就打开隔板,让里面的沼气挥发,但里面冲刺的味道还是让人难以忍受。有些时候运气好,用钉耙捣鼓几下,化粪池就通了。碰到运气不好的时候,化粪池里尽是些塑料袋等之类的不能分解的东西卡在洞口那里,钉耙发挥不了作用,他就得自己用手伸进去抓,“有些人上厕所,总喜欢乱往厕所里丢东西。冲到化粪池里,就堵上了。”他还曾经遇到过更加恼火的状况,下到化粪池里,发现里面的粪便已经坚硬得像石头一样堆在那里,有一米多高,他只好用钉耙、洋铲等工具,将其一点一点敲碎,又一桶一桶运出去。

    谈起这些日常工作,袁兴建的脸上并没有厌恶的表情,他就像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一个职员在电脑面前打字一样自然,这是他的工作,他自己选择的职业。

    然而,他也曾有过尴尬的时候。有一天,他刚刚清理完化粪池,坐公交车回家,有可能是工作的时候身上不小心溅到了粪水,他刚一上车,旁边的小姑娘就用手捂住了鼻子,顿时他觉得局促不安、脸庞发烫,就好像自己干了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车一到站,就慌不择路地跑了下去。从那以后,他尽量少坐公交车,近点的地方就走路,实在太远了必须得坐公交车,他就在做完工作以后尽量清洗干净,反复闻自己,确定身上没有异味才作罢。现在,单位给粪便班配了两台操作车,终于免去了挤公交的尴尬,但吃工作餐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我干了这么多年,常去的几个街道的人都认识我,都知道我是掏粪的,所以吃饭我都不好意思进门,怕店家为难,也怕其他顾客不喜欢,现在我们都是请司机去给我们买来,就蹲在路边吃了。要么就干脆不吃了,等着回家了再吃。

     这些年他的坚持,原来家人都懂

    长时间的饮食不规律,袁兴建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妻子和儿子都很体谅他的工作,对于他那些不分白天黑夜,说走就走的加班,大多选择包容。15岁的儿子曾经对他说:“爸爸,你要做什么工作,你自己做决定就好,我都支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无法辅导儿子的功课,只能在儿子学习的时候,坐在边上陪陪他,在袁兴建自己看来,这也是一种幸福。

    当年和袁兴建一起从老家出来的人,如今大多数都有不错的工作,甚至有的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对于袁兴建24年如一日甘当这个“工资低、又脏又臭、不上道”的掏粪工,他们很是嗤之以鼻,渐渐地,大家有啥事也不再叫他了,“平常都没聚过了,偶尔见到就打个招呼,不联系就不联系了,没有关系。”话虽是这样说,但一谈到这里,袁兴建的脸上充满了落寞。

    在农村,攀比之风很盛,乡间杂言碎语时常会传到袁兴建的耳朵里,这让袁兴建觉得对不起快80岁的老父亲,几次父亲来到贵阳,都未问过他的工作,他也不主动提及。直到去年过年,老父亲不经意地和他说道:“有人说你在贵阳这么多年,干的还是和在家里一样挑粪的活,不过你不用在意他们怎么讲,反正我也不在乎。”父亲轻轻巧巧的一句话,让这个40岁的汉子瞬间哽咽了。这些年,他的坚持,原来父亲都懂。

     政府对环卫工很重视,我要好好做

    现在袁兴建所在的粪便班一共只有6个人,除了他和另外一个同事是老员工,其他人都是走马观花似的换了无数个。有的人来干一天就走了,有的坚持了一个礼拜也走了,笔者问袁兴建,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这个朴实的汉子搓了下手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技术,好不容易有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好好干。

    1997年10月25日,在贵阳市首届环卫工人节庆祝表彰大会暨文艺演出上,袁兴建第一次听到了“时传祥”这个名字,第一次知道了普通的掏粪工也可以做到不普通,他暗自欣喜:“政府对我们环卫工人还是很重视的,我自己要好好做。

    由于工资微薄,袁兴建到现在也没买房子,单位出于对老员工的照顾,免费为他提供了一间20多平方的房子,并在2008年给他们解决的养老保险的问题,这让袁兴建感觉很踏实。

    “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时至今日,袁兴建依旧能够脱口说出这一句话,这些年,他也在这么做着。(王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