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晒出“十二五”教育“成绩单”

21.12.2015  12: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十二五”即将收官之际,西秀区晒出教育“成绩单”,展示出西秀教育事业取得的骄人成绩,向全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二五”期间,西秀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快速、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紧紧围绕贵州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12345”主要工作思路和“两加一推”主基调及“四化同步”主战略,深入实施《西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狠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壮大教师队伍力量,努力抓好学校规范管理,不断完善保障机制,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实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逐年实现新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快速、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师资力量不断壮大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西秀区深刻认识到教育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此,区委区政府按照“稳定、充实、提高”的原则,全面统筹教师资源,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近三年,西秀区采取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办法,共补充中小学(含特岗教师)及幼儿教师730名。并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推行新型教师管理模式,探索校长选拔任用制,大力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2015年公开选拔交流校长及校级领导12名,安排483名教师进行为期2年轮岗交流,教师交流率达10%以上。

    同时,西秀区不断健全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岗位管理、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内部交流等制度,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履行职责的考核,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效提升了中小学办学实力和管理水平,并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工作、“千校万师”培训工程,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认真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2011年至今,组织全区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及区级培训,全员培训参与率、合格率均为100%。

    此外,西秀区还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积极开展名师、专业人才、基础人才评选工作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制度,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全区现有省级骨干教师36人,市级骨干教师191人,区级骨干教师268人,省级中小学名师3人,特级教师3人,市管专家 1人,市级中青年优秀专业人才6人,中学高级教师395人,中学一级教师848人,小学高级教师1586人,有力推动了学校向特色化、多样化、内涵化发展。

    办学条件逐年改善

    抓好各类教育工程项目建设是发展教育的前提。近年来,西秀区在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寄宿制学校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根据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安排,2015年西秀区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建设实施6所。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169所,总计比去年增加了25所。全区14个乡镇已建有公办园23所,达到了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要求。而在137所民办园中,有135所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在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方面,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学区化管理改革试点,建立市五小、市八小和市五中三个大学区,将安顺职院、卫校校区用于五小开展教育教学,通过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和精细化管理实现“扩容”。同时实行“服务区域内学生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外来务工市州以外的随迁人员子女优先安排,杜绝区域内乡镇学生有条件就读而进城择校”政策,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今年全区中小学校一年级、七年级班额均控制在55人以下。

    按期完成省下达的教育工程各项建设目标任务,认真开展“六化四园”工作。2014年至今,全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程项目共实施53个,建设类别有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塑胶运动场等,总建筑面积167890.54平方米,投入59909.7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投入56953.79万元,省本级资金投入2955.93万元)。全区学校无D级危房存在。此外,目前正积极争取新八小、新五中异地新建项目的落实,努力有效消除“择校热”现象和解决“大班额”问题。

    据介绍,西秀区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48所,已有38所建有“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其中蔡官中学、宁谷中学、二铺中学、双堡中学、跳蹬场中学等5所学校还建有标准化开水房、沐浴室。目前,全区农村学校共有小学寄宿生10379人,寄宿率达30.10%;初中寄宿生14815人,寄宿率达73.8%。

    此外,少年宫、信息化、中职“百校大战”等项目也在马不停蹄地建设中。截至目前,全区乡镇中心校少年宫已建10所,新建或改扩建学校少年宫7所。2015年基本完成了全区中小学校网络宽带全覆盖,基本实现校校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大力抓好中小学“班班通”建设工程,2013年建成286套,2014年建成769套,2015年计划配备的1130余套已进入招标程序,届时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将实现“班班通”。

    2015年度,西秀区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建设任务为机械工业学校的体艺馆和学校大门、绿化、给排水、强弱电、路灯等,规划总投资2200万元。项目由西秀工投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年底可全部竣工。

    整体推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改善民生从教育突破,发展教育从均衡抓起。西秀区统筹规划各阶段教育,整体推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十二五”期间,西秀区积极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精神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政府主导下,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坚持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支持和鼓励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规模。五年来,共投入资金4326万元,新建了公办幼儿园11所,改扩建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16所、附设幼儿班17个,实现了所有乡镇均有公办园的目标。同时,还积极探索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改革,通过采取以优质园带动帮扶指导薄弱园的方式在全区组建了14个学前教育集团,从而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带动区域内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目前,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31%,幼儿园在园人数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1360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3.48个百分点,学前教育的各项指标均超过了预期目标。

    ——义务教育。“十二五”期间,西秀区始终坚持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通过开展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攻坚工程、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强抓“控辍保学”工作、重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入学、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等一系列举措,义务教育正在从原来的“有学上”逐步到“上好学”迈进,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方向稳步推进。2015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义务教育学校188所,小学入学率达99.83%,初中净入学率达91.2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41%。义务教育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等比“十一五”末均有大幅提升。

    ——高中阶段教育。2011年以来,西秀区按照省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了“三项突破工程”计划。通过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中职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实施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等,努力突破高中阶段教育“瓶颈”,力克教育发展“短板”,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投资4.6亿元的西秀区高级中学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在校生达到4700多人;投资2.5亿元的安顺机械工业学校已初具规模,在校生人数达2300多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500多人。全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现有26613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04%。

    ——民办教育。西秀区始终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民办教育发展方针,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贵州省民办教育促进条列》等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公办民办并举”原则重视发展民办学前教育,积极扶持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引导民办培训机构,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民办教育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60所,其中学历教育学校5所,幼儿园137所,各类文化教育培训机构28所。有民办学历教育在校学生3486人(小学1616人、初中1467人、高中403人),占全区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3%;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2293人,占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的76%;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校生近2万人。民办教育已成了西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教育。西秀区历来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始终以“关爱每一名残疾儿童少年”为根本任务,认真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切实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和改进随班就读工作,加大特殊教育师资补充力度,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健全特殊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2015年,西秀区特殊教育学校共开设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111人,教职工25人;另有随班就读点43个,义务教育随班就读三类残疾学生84人(其中小学68人、初中16人),全区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3.67%。

    全力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近年来,西秀区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和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年度财政预算、建设规划等各项重大工作时,始终坚持做到教育发展优先。建立健全了教育工作会议制度,201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召开教育专题会议达25次以上,对教育“9+3”计划、薄弱学校改造、教育安全、教育资源整合、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师招聘、“4+2”突破工程项目、“新两基”等各项工作进行了精心研究和部署,大力推动全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在区级财政极为困难和紧张的情况下,西秀区优先确保并加大教育投入,全区财政教育拨款从2012年64092万元到2013年62583万元,再到2014年81354万元,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通过教育费附加征收,2014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投入1322万元,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用于教育投入337万元,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用于教育4331万元,每年压缩“三公经费”500万元全部用于教育。

    为进一步规范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西秀区设立了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对教育经费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校财局管”模式,确保教育经费不被截留、克扣、挪用和错位使用,有效杜绝了教育经费的流失,最大限度发挥了资金效益,有力保障了教育经费的安全高效运行。

    初步普及十五年教育

    实施“新两基”,是拓宽教育发展面、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自“普十五”工作启动以来,结合实际情况,西秀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各乡镇办及区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有关“普十五”的工作通知、实施方案等,拟定了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了责任人,规定了完成时限。相继召开了全区教育改革发展大会、“新两基”工作推进会及西秀区“新两基”及“两项督导”迎检工作会等,对相关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强调,并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扎实有力推进各项工作。

    通过全区上下联动、扎实工作、攻坚克难,现西秀区(含龙宫管委会)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92.3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6%,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93.6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04%,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和0.47%,中职在校学生流失率为7.85%,“普十五”的各项普及程度指标达到了省级考核验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目前,西秀区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367所,其中普通高中7所(含市一中、二中、学院附中和骥志高中),在校学生17869人,教职工1046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含市属安顺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8744人,教职工238人;特殊教育学校 1所,在校残疾儿童少年111人,专任教师25人;普通初中(含九年制学校)31所,教学班619个,在校学生35522人,教职工2173人;完全小学116所,教学点41个,教学班1495个,在校生63290人,教职工3502人;幼儿园169所(其中有公办幼儿园32所,民办幼儿园137所),在园幼儿29071人,教职工311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教职工6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