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健康档案“活”起来

29.03.2016  08:02

南京市《关于推进幸福家庭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南京80%以上的居民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记者近日采访该市玄武区、秦淮区等多个区却发现,目前健康档案已覆盖南京大多数市民,然而很多已建立的档案长久没有更新,真正“”起来的健康档案并不多。

据南京市秦淮区卫生局社区卫生与妇幼保健科工作人员介绍,秦淮区有101.48万人,目前有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年前,该区就开始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刚开始建立的是纸质档案,现在是电子档案。“100多万人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人数有限,要为这么多居民建立档案着实辛苦,医生都是挨家挨户去敲门建档的。”经过社区医师的“扫楼”,居民健康档案建起来了,但很多档案却成了几年不更新的“死档”。

健康档案常年得不到更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很多居民平时不在社区医院看病,档案没法更新;二是人口流动性很高,有的患者在秦淮区建了档案,过两天可能搬到建邺区居住,而目前健康档案并未联网;三是社区医院医师人手不足,平时要坐诊、下社区,时间排得很满,每年再要更新七八十万份档案,工作量太大。

健康档案记录居民个人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疗过程。“在国外,一旦患者健康状况发生改变,医生可以轻松调出健康档案,及时、准确地进行诊疗。南京的健康管理虽然已经普及,但信息化程度依然欠缺。”秦淮区卫生局副局长陈玲坦言,目前南京各区的健康档案仍在使用不同平台,“让‘死’档‘活’起来,首先各区的健康档案要联网,方便患者跨区域就诊;社区的健康档案和三级医院也要联网,方便患者进行转诊。

玄武区卫生监督所所长戴真认为,发达国家实行的“首诊负责”制度,建立在社区医院较高的诊疗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之上。居民看病必须首先去社区医院,社区医院也可以获得患者第一手的信息并更新到健康档案中,为后面医生的诊疗提供借鉴。

戴真告诉记者,“玄武区目前已和中大医院签订协议,社区医院的患者到中大医院看病,无需进行二次挂号,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就诊,中大医院的医生也可直接看到患者的健康档案,了解既往诊疗情况。”戴真说,仅和一家三级医院建立协议关系还不够,“每家医院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社区真正打通和各领域顶级医院的转诊通道,患者才能安心在社区医院就诊,健康档案才能‘活’起来。

本报记者鹿琳

原标题:让居民健康档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