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民族群众都“动起来”

19.01.2017  03:03

  1月16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6年,我省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扶贫。2017年,我省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对20个贫困县、90个贫困乡镇“摘帽”,23000个贫困村将退出。

  而在我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县份占据了绝大部分。“十三五”时期是我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战决胜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关键。孙志刚曾指出:“要高度重视贵州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推动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提升,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群众在同步小康进程中掉队。”由此,本报采访了“两会”代表、委员,以他们的视角解读近年来我省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成就,以及我省民族事业的发展方向。

带领各族群众走出贫困

  近年来,贵州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实施精准扶贫、驻村帮扶、贫困县考核等措施,扶贫体制机制改革创造了系列“贵州经验”。

  贵州扶贫建档立卡、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国实现了“两个率先”。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乡镇、贫困村以及贫困人口,并派驻1万多个驻村工作队在全省贫困地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过去一年,我省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在全国率先打响易地搬迁扶贫第一炮,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2万人,极大改变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上,民族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网络建设上,也基本上实现全覆盖。还有民族地区的一些相关政策,医疗卫生、公共事业方面,与其它地区比较来说,都得到很多实惠。”来自铜仁市的省人大代表张景梅说。

  2016年,我省打响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压缩行政经费6%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16余万贫困学生实行“两助三免(补)”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健康贵州”建设工程,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73.8万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

  截至去年6月底,我省已投资154多亿元,继续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重点针对制约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发展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欠账问题,改善发展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能力。

  “六盘水也有很多少数民族村寨,针对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我们同样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纲领,坚定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思路,带领当地各族群众走出贫困。”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李明指出,通过带领当地民族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让少数民族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修公路、建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得以改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黔南州落成启用,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座落于黔西南州,贵阳至昆明高速铁路建成通车,乌江航道全线贯通,这些成绩都为我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而且民族地区环境优越,为各方面加快发展都带来了良好机遇。”省人大代表、西南能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在文说,“我们西南能矿也在主动融入到民族地区,融入到绿色发展布局中来。特别在黔南州罗甸县、黔东南州雷山县等地都开展了帮扶工作。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按照地方政府扶贫开发的规划来实施产业帮扶项目。”

充分利用民族资源优势

  我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盘活这些文化资产,对发展文化产业、带动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进一步将丰富的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更需要政府各部门合力帮扶。通过企业的主动转型升级、政府的大力辅助推动,打造好我省民族特色产业的‘升级版’。”省人大代表李成珍表示,要依据少数民族地区自身比较优势,运用税收等政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更好地利用独特丰富的资源,鼓励和引导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这不但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使民族特色产品尽快走向市场,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李成珍说。

  我省属土地零碎的典型山区,发展传统种植业投入大、收成少。但“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小气候,也让立体农业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山地特色农业。

  “我省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地省份,少数民族集居之地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带,充分利用好这些山这些地,打造以‘山地’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将民族文化植根其中,才能结出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果实’。”张景梅说。

  “针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种养殖项目。如:养牛、养羊、养鱼等项目,有条件的可种植精品水果、中药材等。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省政协委员、榕江县政协正县长级干部赵顺静如是说。

  “我们六盘水市农委有多个扶贫点,我们派了五个人分别到五个村去驻村蹲点扶贫,我们还派了两个人去当第一支书,派了两个挂职干部到镇里当副书记,一个单位就去了九个人,扶贫力度还是蛮大的。”李明说,他们派驻的驻村干部都是技术人员,都带着任务下乡的,有产业扶贫任务和科技扶贫任务,每个驻村干部都有五万块的扶贫基金,帮当地百姓搞种植业和养殖业,比如一些特色蔬菜种植、野菜种植、养鸡、养鱼等,都是周期短、见效快、老百姓很欢迎的项目,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同时也传授他们技术。

  “蹲点扶贫工作对我们自己单位也好,对下去的同志也好,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下乡可以帮助一些年轻的同志成长,让他们认识农村、了解农民,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最关键的是能培养他们的民生情怀,在锻炼中深刻理解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李明说。

突破民族发展瓶颈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我省民族地区以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状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与全国和全省发展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在经济生和文化素质方面都落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首要任务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只有如此,才能对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推动。”李成珍如是说。

  “首先是观念问题。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是脱贫致富的一大任务。”张景梅认为,对于民族习俗,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秀的习俗要保留,并且发扬光大,而那些因循守旧的不良习惯应该去除;其次是精准脱贫,精准脱贫最重要的还是智力脱贫,有些老百姓想做事,有干劲,但没技术。拓宽少数民族群众的眼界,加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技术水平是突破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一环;再次是加强基层的党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贯彻,把精准扶贫等政策传达到每家每户,让每个民族群众都“动起来”。

  “在扶贫攻坚中,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发展贫困户的教育,对老百姓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儿童的素质,只要教育的机会能够尽量的均等,贫困户是有机会、有能力脱贫致富的。提高农村老百姓的素质最重要的是要从小孩抓起。”李明说。

  “省长孙志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质量兴农,着力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大省。在下阶段,六盘水市要扎实推动‘质量兴农’,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广发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帮助当地群众打开销路。”李明介绍,六盘水市盘县计划种植刺梨50万亩,对刺梨进行深加工,小小的刺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来源。

  李明同时指出,坚定以“三变”改革推进精准扶贫,把贫困群众作为参与“三变”改革的主体,让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农村在改革中实现发展、六盘水在改革中实现后发赶超。聚焦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旅游农业、大健康农业,推进一产“接二连三、二产支持一产、三产扶持一产”。聚焦平台建设,建好农业园区、股权平台、市场平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物流园区、“三变”市场等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