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十字先辈抗战功勋永存

21.10.2015  18:58

——写在《抗战救护队》首发式上

(转自 中国红十字报)今天,再次来到图云关,在这里举行我的新书《抗战救护队》首发式,我心存感谢,感慨万千。

一年前,我曾经不远数千里,从山东来到贵阳图云关,到这里寻找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足迹。我暗暗许下誓言,要写一部长篇传记文学,记录下抗日救护英雄们的伟大事迹,再现他们的音容笑貌和喜怒哀乐,塑造出他们的性格和形象。

感谢贵州省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和朋友的陪伴,给了我极大地鼓励、帮助和支持,使我克服了查找资料困难、身体不适等诸多难题,经过一年的艰苦写作,终于完成了30万字的书稿,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今天,我带着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新书《抗战救护队》再次来到这里,向林可胜等伟大的抗日救护英雄们献上我无限的景仰,向英勇无敌的贵阳图云关、向中国红十字会这个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献上一份虔诚的厚礼!

抗战是中华民族最苦难的历史,也是最血脉喷张的英雄史诗。很久以来,我就想亲自写一部真实的抗战史诗,我披沙炼金,找了好久,发现了林可胜、荣独山、周美玉这些红十字会抗日救护英雄们的故事,他们本应该在教科书里被孩子们反复背诵,本应该在影视剧中一次次引爆人们的泪腺。可是,多少年来,卫国英雄们却躲在贵阳档案馆发黄的故纸堆中,和灰尘相伴。作为一个远方的写作者,能够跋山涉水来和他们相见,并记录下这一段英雄们的故事,真是倍感荣幸。

林可胜和红十字会的英雄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他们经历了淞沪抗战、台儿庄大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宜昌会战、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救护队员们不仅在战场上抢救了上百万伤兵,救助了无数难民,还到和平村去为日本战俘治病,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颂歌。最后又两次随着中国远征军前往缅甸、印度作战,最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大反攻。一年来,为了走进他们的生活,我拿着放大镜,转动着地球仪,紧紧追随着他们,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远征。沿着他们的足记,我竟然找到了一部中国抗战救护的历史,也是一部从战争救护角度反映的中国抗战史。

陪着林可胜和红会英雄们一路艰难跋涉的时候,我只是希望,能够真实地再现他们的音容笑貌,展示他们的曲折命运,体验他们的爱恨情仇,一切已经足够了。

今天,对红十字会抗日先烈的缅怀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再次感谢贵州省红十字会举办此次新书首发式,希望《抗战救护队》一书为研究中国抗战救护历史作出一份贡献。

(杨义堂    著名作家、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