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徽州风韵,大美古城(高清组图)

23.09.2014  21:47

唐模古镇风韵-摄影-罗煜

原标题:记者手记:徽州风韵,大美古城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罗煜):2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外记者安徽行采访团来到了本次安徽行的最后一站——闻名遐迩的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作为这次安徽行唯一的一天大晴天,大家都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好机会,一览古城的风韵和水乡的柔情。    

进入唐模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唐模水街。唐模人基于风水上的需要,将村西上游的“筠溪”和“上川”两溪人工挖渠筑坝汇合而成檀干溪,引入村庄,民居沿檀干溪两岸修建,在风水学说里就是将众水归一,象征着财富的聚集。它与村庄下游的古亭、古桥、牌坊等建筑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缜密的风水体系,整个唐模村又被誉为“全村同在画中居”。

走出唐模,来到棠樾牌坊群。牌坊群记录着徽商鲍氏家族明清两代四百年间上交天子、官位显赫、藏镪百万、富可敌国的神话。

最后,大家来到了徽州古城景区。徽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核心,也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古城五峰拱秀,六水迴澜,山光水色,楚楚动人。景区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

在旅途中,最令大家难忘的莫过于参观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歙县是徽墨、歙砚的发源地和盛产地,一千多年来素有“墨都”“砚乡”之称。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采用动、植物油炼烟,拌以皮胶、天然麝香、梅片、金箔等珍贵材料制成,香味浓郁自然,书画自如,掭笔不胶,历久不退。别说是外籍记者,就是生长在中国的本土记者也是第一次见识正宗徽墨的制作工艺。老师傅们手法娴熟地打制,并让外籍记者们亲自捏出独一无二的“专属”徽墨,并赠予他们。大家别提多开心啦!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中外记者们还是被文化底蕴深厚的徽文化所折服。这得益于近年来黄山市政府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对文化遗存进行科学保护,并为所有古村落、古民居建立完备的档案,力求每个古村落、每幢古民居实现最佳形式的保护。黄山市将徽州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产品多元化、规模化、精品化,形成科学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