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记者:毕节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发展探索了有益经验

17.06.2014  13:31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
  连日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再一次不远千里深入毕节试验区采访。从工厂到学校,从园区到景区,从城市到农村,通过资料对比、实地采访,记者们深刻感受了毕节试验区26年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纷纷表示,毕节试验区创办以来,发展成就辉煌,其发展经验为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百里杜鹃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记者们被良好的生态所折服。
  在了解了百里杜鹃的发展历程并实地参观景区建设后,中国青年报记者白皓感叹:“从小煤窑满目疮痍到名副其实的杜鹃花都,百里杜鹃回归了本色,迎来了花样年华,旅游因此火爆,群众因此受益。穿岩村从荒山石山与贫穷饥饿共生到绿水青山与林茂粮丰相容的变迁,同样雄辩地证明,只有保住绿水青山,才能赢得金山银山。
  在金沙经济开发区,祖籍金沙的70后企业家张锋回乡办起了工厂。经过3年的发展,以张锋的贵州奥斯科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为核心,园区内聚集了数十家企业。曾经的荒山野岭变身现代化工业新区,张锋说他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信心。
  白皓认为张锋的故事极具典型意义:“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他们曾经为了梦想外出闯荡,现在,随着家乡发展环境的改善,他们纷纷选择回乡创业就业,为试验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贵州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只要引进先进的经营模式和技术,一样可以做世界级的现代高效农业”。在金沙县台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黔西县乌骡坝泰丰园,工人日报记者李丰对园区现代高效的农业经营理念和生态新奇的农业产品称赞不已。当了解到园区通过流转农民土地经营,农民既能收取土地租金,又能在园区就业且收入可观时,李丰说:“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奔小康,鼓舞人心。
  毕节地处乌蒙山腹地,长期以来交通一直是制约毕节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今,毕威高速穿越连绵乌蒙,从市政府所在的七星关区到最偏远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车程从原来的5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杭瑞高速、厦蓉高速、毕节飞雄机场的建设和通车、通航,更是赋予了毕节通江达海的交通能力。时空距离的巨变,不禁使人想起一代伟人“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壮志豪情。
  在人民日报记者郝迎灿看来,教育和交通改善是毕节试验区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教育是软件,交通是硬件。交通条件的改善既方便了人们出行,密切了毕节与外界的交流,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投入非常大,进展非常快!”郝迎灿告诉记者,他一年前到毕节双山新区职教城采访时,还是一片荒山,而现在工程主体已经完工。“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试验区的学校建设非常好,老师学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教育的发展态势非常好。俗话说‘治贫先治愚’,对教育的重视意味着毕节试验区未来的发展会更好。
  “如果说以前的毕节是一个‘去不得’的地方的话,那么现在的毕节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经济日报记者吴秉泽用两个一字之差的词形容毕节的变化。他说,以前毕节总是作为贫穷落后的典型出现在各种报告材料里,多次到毕节采访的经历,让他改变了对毕节的看法。
  在试验区采访,无论是威宁的风力发电项目,还是毕节经济开发区的清洁能源汽车项目,都给吴秉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把这些项目归结为工业产业“高大上”的代表:“毕节在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下足了功夫,这无疑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能量。
  在毕节试验区采访5天,行程近3000公里,中央媒体记者们不辞辛劳,被试验区的故事深深吸引。在他们看来,毕节试验区创办26年来,始终坚持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展现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帮扶下,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央媒体记者们纷纷表示,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为其他贫困地区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探索了路子,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当前,贵州正号召全省学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文朝荣精神,奋力后发赶超。相信有这种精神的鼓舞,有来自各方的大力帮扶,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能为其他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