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田园牧歌”为何突然“歇菜”?

29.06.2014  14:27

  新华社记者冯璐吴燕婷

  公司总部位于贵州,采取预付款模式,将云南和贵州生产的有机蔬菜直送到深圳顾客家中。近日,这家名叫“田园牧歌”的蔬菜订制公司突然倒闭,正式申请结算破产,而深圳还有2000多名已经交了预付款的客户等着“上菜”。

   蔬菜订制公司突然“歇菜

  今年6月9日,田园牧歌深圳分公司业务员杜亮如往常一样赶到公司上班,却得知,公司翌日起解散,一切蔬菜配送服务停止,自己将面临失业,而此前一周,杜亮还刚刚谈妥了一桩2.1万元的蔬菜订单。

  和杜亮同样感到意外的,还有田园牧歌在深圳的2000多名客户。钟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去年6月起,我和婆婆两家人就分别订了一年的‘田园牧歌’,今年4月底被业务员说服提前签了两份为期一年的新订单,到现在一次都还没使用,就被短信告知公司要解散了。”钟女士已经去派出所报了案。

  记者近日前往田园牧歌深圳分公司的办公楼,发现这里已是人去楼空,门上“清算公告”称,公司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经股东会决议并报相关政府部门备案,公司已经正式申请结算破产,进入相关法律程序。所有涉及员工、供应商、客户及业务关联方的事项,均由公司依法设立的清算小组负责。

  公开资料显示,田园牧歌总部位于贵州,成立于2011年11月,号称可将云南和贵州生产的有机蔬菜直送到顾客的家里,创立从农场到住宅的直供营销模式,公司营销采取预付款模式,一年订单配送700份至800份有机蔬菜,客户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两地。而如今,“田园牧歌”毫无征兆地就画上了休止符,已经交过预付款的蔬菜配送也就此戛然而止。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尚未服务完毕的客户涉及余款近800万元,而公司账目资金远远不够偿还,公司正在和另一家蔬菜订制公司协商收购事宜,相关配送服务将由对方接管,具体标准将另行出台方案。

   投入大周期长“私人订制”扛不住

  记者了解到,国内的高端生蔬配送行业起步较晚,大多数企业还未进入盈利期。目前来说,“蔬菜订制”普遍存在以下三大瓶颈:

  首先,投入大,周期长。田园牧歌法人代表张相波等业内人士认为,“农产品订制实行预付制模式是行业性质使然,否则保证不了产品质量,但蔬菜基地的开拓至成熟配送,转换期较长,资金链容易断裂。如果前端市场扩展太快,吸收了过多的客户,一旦货源跟不上,很容易失败。

  第二,推广成本高,广告宣传效果不可控。有消息称田园牧歌“花了

  1000多万元做推广”,对于这一说法,张相波不置可否。“因为客户群分散,营销、推广这一块的成本确实比较高,超过总支出的30%,而高投入的推广,并没有获得高回报。前期的转化率只有1%,最高时也就3%,最主要的问题是市民就近买菜这一传统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张相波说。

  第三,保鲜、运输、冷链等技术不成熟,蔬菜损耗率高。张相波告诉记者,“有半年时间,因为公司设立的标准高,想挑到质量最好、品相最佳的蔬菜给客户,使得产品在从基地到送到客户手中的这一过程中,损耗率超过了50%。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蔬菜订制”缩短了农场和餐桌的距离,是“农超对接”流通模式的“升级版”,但从种植基地的质量把控,到市场规模效应的建立,这一新生事物都没有第三方的权威认证或引导扶持,整个行业还处于小、散、乱的自发状态,亟待强化相关产业标准及抱团合作增强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蔬菜订制常采用的预付式消费模式中,企业备案和资金存管制度也有待完善。商务部曾出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要求预付消费的商家在商务部门做出备案,并在银行设立预付卡账户,对应备案而不备案、应实行资金存管制度而不实行的企业处1万元以上至3万元以下罚款。但因处罚力度偏小和缺乏督促手段,现实中游离于该监管的小企业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