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大型超市细算账 大包装不一定更划算

24.07.2014  16:53
夏天里,购买饮料和啤酒解暑是不少消费者的首选,许多饮料品牌都推出了夏季的多瓶联包,让贪凉的消费者解暑到底。但细心的消费者算下价格却会发现,有的多瓶联包产品单价竟比单瓶装更贵。情况当真如此吗?为此,记者昨日走访了贵阳市内多家大型超市。

夏日饮料琳琅满目。

“大包装”饮料有的比较便宜。

夏天里,购买饮料和啤酒解暑是不少消费者的首选,许多饮料品牌都推出了夏季的多瓶联包,让贪凉的消费者解暑到底。但细心的消费者算下价格却会发现,有的多瓶联包产品单价竟比单瓶装更贵。情况当真如此吗?为此,记者昨日走访了贵阳市内多家大型超市。

  “大包装”未必便宜

昨日,记者走访后发现饮料卖得非常火热,消费群体中,年轻人较多。在云岩广场一家大型超市饮料专区,记者看到有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等十几种品牌饮料,还有不少连包售卖的,也有大包装的。为此,记者随机选取了五类知名饮料和啤酒来进行对比后发现,一些大包装的价格更高,大瓶的每毫升单价要比小瓶的贵出一些。

如一款凉茶,310ml单罐购买3.5元,六罐联装价格为22.8元,折算下来每罐3.8元,比单罐贵三毛;而一品牌的红茶,500ml单瓶价格2.2元,四联包装价格为9.6元,折算下来每瓶2.4元,比单瓶贵两毛;另一品牌的茉莉清茶,500ml单瓶价格为2.5元,四联包价格为9.9元,折算后每瓶价格2.475元,比单瓶稍便宜;某品牌绿茶,1L单瓶价格2.9元,大包装三联包价格为10.9元,折算下来每瓶3.63元,比单瓶贵7毛;某品牌果汁牛奶,500ml单瓶价格4元,1.5L大瓶装11.5元,比单瓶便宜。

走访中,记者发现不止饮料大包装,如洗衣液、薯片、咖啡等产品也存在大包装较贵的现象。而爱做“计算”的市民也发现这一现象,“上次买了一种原味咖啡,22包装的卖24.8元,还有别的超市卖25元,但是12包装的才卖12.4元,几乎每包都要贵出一毛钱”,市民林阿姨向记者说道。

市民多认为大包装便宜

对于大包装是否要比小包装便宜,记者在超市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多数人都认为大包装比小包装的东西便宜,只有极个别消费者会在购买时留心计算。市民宁女士告诉记者,主要看到大包装的东西觉得划算,性价比高,像平时买洗衣液等家庭用品都喜欢买大包装,一是要用,另外促销的也划算些。

而孟先生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看世界杯买了不少啤酒,到最后朋友提醒才知道联包装的有些更贵,不过这几毛钱的也不在意,图个痛快,但刘先生则不这么认为,他称商家不能这么蒙人,会造成消费惯性,大家都会以为分量多了就是好事儿了。

“大包装”为何有时更贵?

那为什么量大反而价格高?  记者询问了盐务街一家超市的一位销售人员,对方解释称,有些产品的确在打特价,所以大包装买着便宜,至于记者提到为何有些产品会更贵?对方则称是厂家的定价,具体并不清楚。那这样的价格到底怎么回事呢?  一位知名快速消费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较多,有时确实是因为单瓶装的商品在打特价,比较起来反而大包装的要便宜,但有时多瓶装的商品算上了包装成本,要比没有包装的单瓶装价格高,这样算起来大包装就要贵一些。另外有的时候进货的批次不同,两个批号的商品价格就会有变化,容易造成单瓶装和多瓶装价格的倒挂。

对此,贵阳一家超市的公共事务经理告诉记者,超市所售的产品价格和包装都是由商家统一制定的,超市仅是执行方,而价格促销也是商家常有的售卖方式,有时商家会对大包装进行促销,折算下来比小包装划算很多,可能这样导致了消费者认为大包装便宜的思维定势。

 

记者班亚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