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联合浙江省文联评论家协会梳理2015浙江文艺现象

17.01.2016  08:11

#!diantou!(钱江晚报记者孙雯)宝石山上的纯真年代书吧,二楼,一间大茶室,墙上有莫言的左手书、汪曾祺的国画。

十几位知名文艺评论家寒暄之后,坐定,等着步入正题。楼下,则有三五人围坐、阅读、闲聊,组成西湖边安静的日常。

如果把最近大火的“太子妃”先扔进这个聚集了文学、影视、戏剧、美术界评论家的新年论坛,会有怎样的反应?

本周三,钱江晚报携手浙江省评论家协会,邀约评论家对2015年浙江的热门文艺现象进行梳理、点评,同时也是点评你我已然过去的2015年文艺生活。

当热门网剧《太子妃升职记》成为这个聚会的切入议题时,评论家们的反应比预想中的要激烈。

浙江大学教授胡志毅“愤而离席”,他觉得对只看经典、不会看“太子妃”的他来说,实在没有倾听和发言的必要。

这开场的一“”,把主持人吓得不轻。好在,尽管“太子妃”看起来不怎么文艺,依旧是文艺的组成部分。虽说,在资本操纵下的类似作品或许并无意进入评论家的视野,然而,在大众文化制造的喧嚣之下,它最终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热门话题。

有“老炮儿”便会有“太子妃”,文化的多元并行,势必呈现出这样的景象。多数评论家也认为,他们自身的文本与话语方式,未必不可以为类似“太子妃”的大众文化产品注入高大上的东西。

就在这个时候,胡志毅老师回来了。他戏谑地说了一句——我喜欢太子妃!当然,这喜欢是有前提的,如果让他看那些空洞而没有人物魅力的影视作品,他宁愿看“太子妃”。

自影视到文学、美术、戏剧,以及由此延伸的其他话题,这个时代的评论家,从个体喜好到文化样式的评判,都趋向包容。如同评论家夏烈说的那样,当你的阅读已经不在他们这个层面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他们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了,首先要容忍,而好的评论生态是,对于新生事物,有人骂,也有人道出其中的大众文化的基因。

一个包容的论坛,势必有许多金句产生。

比如,说校园剧社,培养了大批观众,其可爱在于业余性;

比如,一个作家在这个时代没有获得认可,基本也不会再被认可了;

又比如,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在网上,但没有点击率,就没有人买它的账,还有网络文学的多少种可能性被资本和科技平台遮蔽了?

每一句话,都有当下时代的特征,它的快速与尴尬,它的得到与散失,它的易得到与易忽略。同时,自评论家的视角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立体化传播的社会中,给出判断更有价值。

所以,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侃的那一句话,听来特别有力,他说——

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判断,我们每个人只能提供这个时代的判断,后人怎么判断是他们的事。

由此,可以对照我们的2015年、以及已然到来的2016年的文艺生活,我们的内心秉承了怎样的判断,它是否代表了这个时代该有的判断。

我们读历史、读现实,读艺术的深刻与华美,它们给予我们的,是否是正常社会运转之中该秉承的价值?而在文艺的享受之外,生活,亦是如此,保有判断,才有清晰的前行。

这一回新年论坛上的点赞与抨击、共识与存异,或许正是对更为“剧烈”的2016年文艺生活,该去如何评判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