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提升“民意分量”,增强“改革质量”

11.03.2015  11:08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11日电  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的监督,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作为今年工作重中之重的全面深化改革,也应当充分提升“民意分量”,以此提高改革的质量。

    深改元年,民意在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系列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改革,比如高考制度“破冰”、“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制度反腐”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取得实质突破,无不凝聚着沉甸甸的民意期待。从中央到地方,从立法、决策,到评估、监督,民意参与改革的路径日益全流程、制度化、多元化。

    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吸纳民意参与改革的现状仍不理想。在改革中充分考量民意期待,仍似“作秀”而难“做实”,仍是“选择题”不是“必答题”,仍是“点缀品”而非“必需品”。一些所谓广纳民意的措施,仍然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甚至暗中操作,预先“彩排”,根本不可能最大程度地寻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也难以体现主流民意的真实意愿和政策期待。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指出,今年作为深改关键之年,要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坚持速度服从质量,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听取各方意见,严格方案制定程序。对已出台的具有重大结构支撑作用的改革,要抓紧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方案要排队督察,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及时整改,重在发现问题。

    提升“民意分量”,方能增强“改革质量”。改革要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各级政府应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扎实态度,广纳民意,体恤民意,顺应民意,坚持改革要为最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总方向,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的红利。(参与采写记者:王丽、方列、李慧颖、刘景洋、张丽娜、刘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