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春意闹 “云上贵州”生态系统初具雏形

22.02.2016  14:51
  “试验田”里春意闹 数据之“花”竞相开

——“云上贵州”生态系统初具雏形

伴随着2016年步步前行的身影,几个新发生的大事件,再一次奠定了贵州作为全国大数据发展首选“实验田”的地位——

印度软件行业实力最为雄厚的6家企业,首次抱团与贵州合作,问鼎全球IT领域“第一阵容”;

全球第一大无线芯片供应商美国高通公司,选择与贵州组成世界级的“共同体”,探知未来“蓝海”中的中国机会;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呱呱落地,开中国大数据地方立法先河,为先行先试破冰护航。

两年前,这里只是茫茫深山里一块不起眼的原始土地。白云苍狗间,斧劈混沌鸿蒙初开,春风化雨娟娟灌溉,政府与市场“两只手”推生出一座庞大的“云上贵州”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渐成秩序。

两年后,这里拥有广阔天地和万物群落。春意盎然中,从基础设施层到配套端产品层的5个层级产业链环环相扣生长,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三足鼎立”,催生种类纷繁的数据之“花”竞相盛开。

最开放的生态环境,创造包罗万象的“云上贵州”

开放,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贵州扶摇直上入“云端”的第一道门。

起初以打破壁垒和互联互通为切入点而建的贵州大数据产业系统平台,通过扩容升级和迁云工程,今天对数据汇聚、开放、共享的能力更为强大。

2055台云服务器、810台数据库服务器、3000TB数据存储总容量,足以支撑各单位在平台上存储数据资源、在平台上使用业务应用系统。

“书同文,车同轨。”集约建设、集聚应用,明确政府购买云服务,20朵云266个应用系统迁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37个政务部门部分信息应用系统在平台运行。仅一项“统一购买”动作,节约成本45%。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线运行,完成353个数据资源目录的梳理和111个数据集上云,旅游、交通、食品安全、工商等云长单位启动了跨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交换66次,交换数据量1036M。

目前,系统平台聚集了5万G数据量,日均访问量10亿次,总流量38TB,全国所有省区都调用过平台数据。

与此同步,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激情迸发,一砖一瓦地搭建和筑牢“云上贵州”活动环境。

2015年,贵州以信息基础设施投资132.7亿元。大手笔建成运行省互联网交换中心,实现三大电信运营商贵阳本地网间流量直接交换,互联网出省带宽能力达3060Gbps,光缆线路达73万公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隧道3GLLTE信号覆盖分别达3647公里、701公里和447个,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通电话”。

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贵安新区数据中心一期已投运,服务器承载能力16万台。

贵州成为中国电信集团南方数据基地并上升为集团网络骨干节点、中国移动集团5大数据基地之一、中国联通集团云计算一级节点。

数据中心规模初具,开始显示出巨大能量。

贵州开创“数据招商”新模式,协议引进各类数据资源1115个机架。国家旅游局、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中科院相关数据资源落地,教育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相关数据资源即将入黔,国家食品安全溯源追溯云、华大基因、华为、科大讯飞、滴滴出行等数据资源陆续签约。

最先进的生产者,成就先行先试的“云上贵州”

高通、IBM、联想、华为、腾讯、印孚瑟斯……

这一串符号,在中国甚至世界的信息产业领域中,都意味着割据一方的领军诸侯;

货车帮、东方祥云、朗玛信息、贵阳大数据交易所……

这几个名字,在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之后,成为敢闯敢试斩露头角的创业代表。

此刻,他们走到一起,作为“云上贵州”生态系统最先进的生产者,通过汇聚融通世间的海量数据源,摄取其中有价值的物质合成各种应用模式,为“政”、“商”、“民”提供得以“食物”。

生产者的引进,得益于贵州“大开山门”。

2015年9月、11月、12月,贵州分别在北京、深圳、上海连开三场数据招商会;2015年12月3日至9日,贵州代表团远赴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跨国招商引智。

一系列密集行动,刻下了数据先行先试的印记,引进项目335个,协议投资额1495亿元,众多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落户贵州。

紧接着,以晴、富士康、惠普等标志性项目投产,贵阳市呼叫中心示范基地、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新业态项目运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遵义新蒲产业园、铜仁电商产业园、“百鸟河”数字小镇等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形成,慢慢壮大着生产者的队伍。

在生产者强大作用下,贵州大数据产业规模两年翻番,总量达到2011.5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增长迅猛,去年产值212.6亿元,呼叫中心建成8.2万席,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15亿元。

不仅仅是生产,还有引领作用。

大数据企业和项目出现越多,愈发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

“农经云”聚合省内8家主要涉农部门的数据资源,日均发布信息1.5万条,全省100%的乡镇和行政村全部实现“一乡一网页”和“一村一网页”,开展涉农大数据服务和农村公共信息服务。

“工业云”提供260个云应用,企业用户15998家。通过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互联网+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去年我省两化融合指数全国排名上升2位。

在服务业,大数据更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网络新媒体、导航服务、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等数不尽的新兴业态。

最广泛的消费者,共塑利政惠民的“云上贵州”

堵车,正在成为每个城市的烦恼。交通部门该怎样根据车辆和行人流量情况,制定实时控制红绿灯、最大程度减少拥堵的亮灯策略?

这个考题,曾经在2014由省经信委、省交通厅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举办的“智慧交通算法大挑战”上,贵阳市主动开放市区交通数据,交给上千选手来模拟演算。

今天,贵阳市成为“交通云”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放眼“云上贵州”生态系统的整个运作,无外是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百姓成为最广泛的消费者,获得最直接的幸福红利。

数据利政,贵州15个“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云应用示范工程”,扩大各部门数据应用,推动简政放权和流程优化。政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其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快速提升。

扶贫部门自从“扶贫云”建设了建档立卡管理、脱贫指挥调度、项目资金管理和扶贫工作巡检4大平台后,得以全程精准管理脱贫路径;

救援单位因为“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到达现场平均时间为11.4分钟,是国家规定的30分钟应急响应时间一半不到;

政务窗口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电子政务云”建成省级网上项目联审联批平台,平均承诺办理时限缩短一半。

数据惠民,贵州拓宽大数据在健康医疗、社会保险、交通出行、文化教育、观光旅游等重点民生领域应用,促进社会民生改善,让百姓有更多大数据“获得感”。

百姓获得越来越优质的医疗资源。朗玛信息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试点,触角向乡镇、社区、药店延伸。华大基因在兴义市采样54513例,利用HPV筛查技术确诊癌变231例,提前发现、及早治疗了200多名癌变患者。

百姓获得越来越全面的公共服务。贵州建成全省统一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为全省城镇企业职工提供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服务工作。

百姓获得越来越完整的教育。“教育云”将全省54所高校、3215所中小学接入云平台。第一个国学云计算平台“数字孔学堂”,推动着传统文化和新兴媒体携手并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落户黔西南,全州60%的学校实现数字教育,超越全国平均水平。(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