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一年级语文教材“大变脸” 先认字再学拼音

02.09.2016  02:34

  “天地人、你我他”识字学习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开始拼音学习,历来是一件令家长伤脑筋的事,但今年新进的一年级家长们应该可以舒一口长气,为什么呢?原来,贵阳今年一年级教材将要大变脸,“a、o、e”的拼音学习不再是第一课,取而代之的是“天、地、人”这样简单的识字课,不仅如此,识字量也从之前的400个,“瘦身”到现在的300个,减少了25%之多。

    为了让众家长和小学一年级新生们明白教材为什么这样变?变化后的教材该怎么学等一系列疑惑,记者对新旧教材进行了仔细对比,并对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研员王缤阳进行了采访。

     体型变“”内容“瘦身” 三个变化需留意

    据了解,历年来贵阳小学教材运用两个版本,一种是苏教版,主要是南明区、云岩区、观山湖区、清镇市在用;另一种是人教版,主要是观山湖区、乌当区、白云区、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在用。此次更换的新教材是教育部2016年审定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而我市更换范围则是之前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区县,使用苏教版的不变。

    记者对比时发现,这个“新朋友”虽然体型变大了,但是内容却更加简单易学,并且有3个变化需要留意。

     变化一:先认字再学拼音

    较之旧版本的语文教材,这应该是最大变化。旧教材中,“a、o、e”的拼音学习是排在第一课的,而新教材中,“天、地、人,你、我、他”这些简单汉字却排在了第一课。

    据王缤阳介绍,虽然“先识字再学拼音”这种编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是第一次出现,但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却早已做了率先尝试,而且效果很不错。

    “目前,我国不提倡在幼儿园阶段就进行拼音等内容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孩子在升入一年级时,对于学习拼音这件事是有难度的。”王缤阳说,调整拼音和识字的教学顺序,让孩子在入学第一课,先认识自己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汉字,不仅降低了孩子入学的为难情绪,还能够帮助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需求,降低教学难度,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及老师教学夯实基础。

     变化二:识字量、课文量减少

    在翻阅新版教材时,记者发现,新版语文(上册)识字量由之前的400字减少到现在的300字,写字量为100字,偏旁36个,部首22个。而课文也只保留了《口耳目》、《小小的船》、《四季》、《》、《日月明》、《影子》、《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等文章,新增《项链》、《乌鸦喝水》、《小蜗牛》等。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上册)出现的汉字都是一些高频汉字,并且以独体字为主。”王缤阳表示,新版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的全部都是生活常用字,诸如之前讲到的“你、我、他”等,而旧版教材里的一些字尽管简单,但是生活中可能并不常用,比如“”。

    对于这个变化,王缤阳说,这一方面降低了孩子的识字难度,同时独体字本身的特点,能让孩子在学习中,自己通过偏旁、部首的变化,去认识新的汉字,进而提升自我识字能力,增加学习乐趣。而课文的减少也为一些互动栏目的设置提供了空间。

     变化三:新增《和大人一起读》等互动栏目

    除上述变化外,记者发现新版教材在栏目版块设置上的变化,也是非常醒目的。首先就是在语文园地增加了《书写提示》、《和大人一起读》。其中,《书写提示》讲的是笔顺规则,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等等,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刚刚开始识字的小朋友们按笔画顺序写字,把汉字写得更美观。

    而《和大人一起读》里面,则会有《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以及《小松鼠找花生》这样的趣味故事。王缤阳认为,这样的变化是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同时,她指出,内容阅读要求也从旧版本的“精读”、“略读”变为“教读”、“自读”,意在增加亲子阅读时间,教会孩子正确的阅读方式,培养孩子自读能力,进而从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此外,新教材中第一单元末尾的《快乐读书吧》栏目中,有四幅分别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在图书馆看书的图画,这也是在入学教育中首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家长说】

    新教材适合孩子学习习惯 亲子阅读时间不易保证

    “这样好点,先学字”、“让孩子与家长互动更多”……对于新版教材的变化,大部分家长坦言,这样能够给家长、孩子共同学习的磨合期,让孩子更好进入小学学习状态。

    “我家是先会认字的,现在虽然也会拼音了,但是他知道那个字后,再学拼音就会感觉简单些。

    针对先识字再学拼音,黔学帮2016一年级家长群里的帅帅妈这样说,同样在群里的淇淇妈跟她抱有同样的观点:“新教材适应性会好些,毕竟简单认字比直接学拼音形象生动,也简单一些。

    对于《和大人一起读》的增加,家长们却持两种观点。家长群内的芬芬说:“很多家长都没有亲子阅读的习惯,这样硬性要求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家长再忙也要参与孩子的阅读!”淇淇妈也表示,新增与家长互动阅读板块,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小朋友在学校的情况,还可以加强亲子教育,很不错。

    但对上述栏目,有的家长却表示“不敢苟同”,“我不否认亲子教育的重要性,但学习应该是培养孩子逐渐独立的过程,感觉老师、学校,甚至教科书都紧紧抓住家长,不太喜欢这种形式。”家长群一年级新生妈妈郑女士坦言,这是对家长的“绑架”,万一陪不了孩子,小孩都是很认真的,他会觉得家长不遵守秩序。

     【老师说】

    教材“瘦身”学生“减负” 学前教育“抢跑”先缓缓

    针对此次新版语文教材内容“瘦身”,王缤阳认为,此举目的是缓解目前教育“抢跑现象,为孩子“减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会报有一些侥幸心理:“在幼儿园阶段提前学些拼音、汉字,是不是能让孩子占得先机?”对于这样的观点,王缤阳表示,是万万不可取的。

    “适宜的学前教育,并不是提前学习诸如拼音、数学这样的小学课程,而是帮助儿童完成规则意识、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学习和培养。”王缤阳说,幼儿教育应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进行,在幼儿阶段学习拼音汉字可能适得其反。

    在她看来,如果家长、幼儿教师在拼音教学上缺乏一定系统性、专业性,错误地教和引,可能短期内会看到孩子的进步,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孩子学习拼音汉字正确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容易造成孩子上小学后,减轻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容易导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幼儿期间学得多的可能会自满,学得少的甚至没有学习过的可能会自卑,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当然,提前学习拼音也会对小学老师授课造成一定难度,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育‘抢跑’现象,本次语文教材改版,其导向作用无疑是积极的。”王缤阳说,先学汉字后学拼音,以及识字量的减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让孩子真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同时,孩子入学后,大家起点比较一致,便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利用5—6课学习汉字后,对孩子们的情况掌握得比较全面,有利于调整出更合理的教学方式,在倡导快乐学习的同时,帮助孩子们取得更大进步,尽早进入小学生的学习状态。

     此外,对于孩子识字入学,王缤阳也对家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将汉字学习融入生活,诸如在逛超市、走在路上、乘坐电梯……在生活中多制造特定语境,跟孩子对话,让孩子多看看,会有意外收获。

    练就正确的书写姿势。与其让孩子提前训练写字,不如让其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家长可先做简单示范,然后让孩子学着做。这期间不需要书写,只要坐好即可,能够保持一小会儿更好。姿势正确以后,拿上笔在纸上画圈圈,向上画圈和向下画圈都要练习,打开孩子手上小关节,让孩子的手指和手腕能够灵活的运动。

    结合学校上课时间,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学会安静的独自玩耍或看书,5分钟、10分钟……40分钟,为升入小学后适应40分钟的课堂学习打基础。

    家长要配合老师,不要搞特权,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不要攀比,要有耐心,对孩子多鼓励,跟孩子做朋友,孩子放学回家,不要总是问“今天学了什么”“老师有没有表扬你”之类的话,要多关注孩子心情,比如“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做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啊”……拉近跟孩子的距离,帮助孩子慢慢适应小学生活。

    (记者:崔林林 文/图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