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相遇太极图 诺奖得主维尔切克对话画家何水法

19.10.2015  05:57

诺奖得主维尔切克与国画大师何水法交流。本报记者吴煌摄

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刘慧)这是一次科学与艺术的美丽邂逅——10月17日,风趣幽默的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弗兰克·维尔切克,带着他的《一个美丽的诉求》新书,在丹桂飘香的杭州与著名画家何水法进行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对话”。

应聘担任浙江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的维尔切克教授,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在这本刚刚由企鹅出版集团出版发行、以大众为对象的科普读物里,维尔切克讲述了世界万物无处不在的力。记者看到,这本全英文的书中,却有一幅中国画家何水法专门为该书创作的中国画——《太极双鱼图》。画作上的题词为:“太极双鱼乃中华文化之精髓,今以意为其写照。

何水法的《太极双鱼图》。本报记者吴煌摄

那么,这幅黑白二色构成的中国太极图,与这本英文科普读物有什么联系?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与科学两个领域的对照,两个学科的交叉,两位大师的思想碰撞,两种文化展开的交流,就像西湖山水般多姿多彩。

因为我发现了太极图与量子力学的一致性。”维尔切克认为,从广义上来讲,物理学研究物质和力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恰好可以用中国的太极图来表现——黑色是物质存在,白色是无形的力,物质和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在《太极双鱼图》中,浑厚的笔墨和有力的点线写就的黑白双鱼,首尾相接,虚实相生,彼此既独立又构成一个整体,正如维尔切克所描述的那样,相互作用而造就丰富多彩。

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维尔切克说,就像物理量子一样,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便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因而,何水法的这幅《太极双鱼图》是对这本新书最好的阐述。

同行的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安德里斯·汉姆立克听明白了,他高兴地说:“不仅仅在哲学辩证领域,太极图对科学也有重要影响,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何水法告诉物理学家,中国画的审美追求也与太极阴阳密不可分。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黑与白的此消彼长构成了中国画的基本要素。即使在黑的范畴,也有“墨分五色”的讲究,也有着对应的阴阳关系。黑白虚实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一手段表现画面的“张力”。

紧接着,何水法说,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太极图是中国文化的始祖,古人在对圆形、对称形、图腾、阴阳概念等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太极图。太极的概念集中表现在纺织轮和陶瓷器皿上,能从考古学上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不仅仅是一幅《太极双鱼图》让物理学家感受到了物质和力的相互作用,在何水法带到对话现场的作品《春晓》中,在座的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安提也深有感触:“在你的画中,我读到一种力量。

世间万物,万有引力。何水法说,纯正的中国画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而科学与艺术,上升到足够的高度,也是一致的。

维尔切克的学生、浙工大维尔切克量子中心主任刘文胜教授,对第一次来到杭州的安提和汉姆立克说,维尔切克与杭州的不解之缘,正是何水法的牵线搭桥——两年前,抱华楼国画研究院“何水法、弗兰克与贝琪·维尔切克夫妇——中美科学与艺术文化交流中心”揭牌。

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刘文胜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北京大学教授吴飙,他笑言:“何水法与维尔切克在各自领域的真功夫,就像太极拳一样,四两拨千斤。看上去就是绵绵几掌,其实发力的一瞬,无懈可击。

傍晚时分,当维尔切克一行在何水法抱华楼特制的《太极双鱼图》明信片上写完满满的祝福,寄往世界各地时,何水法也将启程飞往意大利米兰,那里的观众正期待着与何水法的中国画有一场美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