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伤留守在林口 潜心学医惠百姓

06.12.2014  21:41

  1935年2月5日,当赤水河两岸四川、贵州的村庄还沉浸在清晨的雾霭里时,人们突然听到了密集的枪炮声。枪炮声渐行渐远后,居住在四川水潦的人们才小心翼翼地出来看个究竟。一个名叫王绍成(又名王树成)的村民来到刚刚发生过战斗的田坝子时,突然发现一个身穿灰色军装的军人躺在地上,原来是腿部受了重伤。他用不太听得懂的口音向王绍成寻求帮助,说后面可能还有追兵,希望王绍成把他隐藏起来。王绍成想了想后,很快从旁边拉来了几捆稻草,将伤员掩护起来。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国民党军队的大队人马沿着刚发生过战斗的地方一路追来,并快速向前开进。

 

  王绍成当时并不知道,原来,这是中央红军从四川省叙永县水潦开赴贵州毕节林口的鸡鸣三省途中,遭遇了驻守在当地的国民党地方军和保安团,双方发生枪战,负伤者是一名叫王金元的红军战士。

 

  天黑后,善良的王绍成一家偷偷地将王金元接到他家,并给他擦洗和包扎好伤口,从此就在他家隐蔽着住了下来。王绍成家世代行医,在当地有较好的口碑。王金元的伤渐渐痊愈后,王绍成便教他学做医生,聪明的王金元很快就学会了“种痘”。伤好后,王金元便以江湖游医的身份在赤水河沿岸行起医来,准备伺机寻找自己的部队,没想到一呆就是十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金元和林口鸡鸣三省村的苗族姑娘周幺妹相遇后,他漂泊的心被这个勤劳的姑娘吸引住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语言不通,他无法向她表白。为了克服这一障碍,他刻苦学习苗语,不到一年,他就说上一口比较顺畅的苗家话了。他以自己的热忱和辛勤,很快就和周幺妹走到了一起。在周幺妹的大力支持下,他把主要精力用在学医治病上,心想,不能上前线打仗,在后方为老百姓治好病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他在三岔河相邻的三省村寨中,为老百姓寻医问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赢得了人们的称颂。

 

  “王金元不仅性格好,而且水笔字写得相当的好。”说起王金元,鸡鸣三省村现年88岁的老人侯明扬记忆犹新,他和王金元曾经是老朋友。他介绍,因为周幺妹是鸡鸣三省村的,所以记得王金元和周幺妹是1946年冬天结的婚,1948年春天生了个孩子,取了个乳名叫富华,学名叫王进。王进长大后,于1968年去当了兵,1971年转业后被安置到原毕节县交警大队工作,现已退休。——这是后话。

 

  侯明扬介绍,1950年,鸡鸣三省还是一个保(大概相当于现在一个比较大的村)。当年成立农会后,王金元被全保的人推选为主席,另外两个叫马汉阳、刘祥云的被选为副主席。1953年,王金元被调到林口区政府工作。当时的区委书记叫张成正,区长叫王国成。由于他俩不承认王金元是老红军,就没有给王金元落实相应的政策待遇。王金元也懒得计较,心想只要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有一天会证明自己老红军的身份并不是冒充的。1956年,王金元看到他的老上司曾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后,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曾山写了封信,没想到过了没多久后,居然收到曾山的回信,并邀请王金元去北京见面。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下,王金元很快到了北京,并在北京玩了一个星期。其间,曾山请他吃了两顿饭,并希望他在留在北京工作。王金元诚恳地感谢领导的关心,婉言谢绝说,自己在贵州的老家还有妻儿,不回来对不起他们,自己要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随后,王金元怀揣盖有国务院大公章的文件(该文件证明了王金元是江西人,当年红军军务处的一个组长),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林口。

 

  “我1952年参加工作, 1954年到1957年在毕节县环城区当检疫员。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转回老家务农了。1956年王金元从北京回来时,我还在毕节,他就住在我的那里。看他拿到了那个文件,我也为他欢喜呢。”侯明扬说。

 

  王金元回到林口后,他老红军的身份很快得到了承认,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落实。此后,他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从心里把林口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退休后,他和妻子周幺妹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1984年去世后被安葬在毕节烈士陵园,长眠在远离江西故土的乌蒙大地。而他的妻子周幺妹病故后,则安葬在养育过她的故乡鸡鸣三省。

 

  作者: 刘燎 王纯亮 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