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无处不在 担当义不容辞

18.07.2015  08:55

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中国江苏网7月18日讯 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气候下,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如何,是衡量党性的一把尺子。党员干部勇于挺在前面、敢于积极作为,才是应有应然状态。相反,稍稍严明纪律就感叹“为官不易”,对工作消极怠慢甚至“情况不明、就地宿营”,则暴露出深层次思想作风问题。由此,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鲜明提出,转作风改作风是一种“回归”,就是要回归到在规矩约束下干事创业的常态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每一个党员干部都焕发出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新状态。无论是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还是实现增长动力转换、扎实改善民生等等,各项任务繁重,可谓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对江苏来说,将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新江苏美好蓝图化为现实,在“五个迈上新台阶”上取得过硬成果,更需要一大批主动担当、奋发作为的党员干部。

前不久在基层,听闻某大企业落户项目负责人感言,该企业在国内有多个投资项目同时推进,在当地政府及党员干部鼎力支持和帮助下,这里的项目进展最快。与此相对照,另一地的大型民企则直言有政府部门在严规铁律下办事不力、懒得作为甚至为官不为。对比之下,高下立现。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严管干部也将成为一种常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回归”,是党员干部的本色回归。因此,党员干部应在这种“回归”与常态中,找到自己的真正定位,真正明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应担之责。惟有如此,党员干部才能在全面从严的环境氛围中,从小心谨慎到游刃有余,继而得心应手,甩开膀子干事创业。

干事创业难免会出现失误,因此,为让“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所谓机关哲学失去市场,各级党组织要积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干事创业者撑腰打气,杜绝“劣币驱良币”现象在党员干部中出现。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强调,要在继续正风肃纪的同时,强化正向激励,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营造锐意进取、奋发作为的浓厚氛围。这对于一心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来说,无疑是最大激励。

当然,党员干部积极干事创业、勇于担当作为,还应善作为,尽可能避免各种失误。过去,也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科学决策、不民主决策,喜欢拍脑袋蛮干,甚至裹挟着各种私利乱作为,最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他们也常常会用“失误”来为自己搪塞开脱。厘清这两者之间的界限,显然更需要严明党纪和国法,用健全完善的制度规定来明辨识别。这也启示我们,新常态下,党员干部积极干事创业、勇于担当作为,更应主动适应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加强学习研究,多向实践学习、多向社会学习、多向群众学习,努力把干事创业的本领提高上去,特别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本领。如此,则更能善作善成,让群众更加满意。

原标题:责任无处不在 担当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