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狠抓工程质量安全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小康路

17.06.2015  17:55

               

为 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完善农村硬件设施,夯实农村交通基础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铜仁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部门加大通村沥青(水泥) 路建设“六个同步”(安保、排水、错车道、混凝土路肩、绿化、招呼站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执行力度,出台“五抓五破一重”六个举措,深入开展农 村公路提质增效年活动,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小康路。


畅、洁、绿、美、安的通村沥青(水泥)路

抓现场观摩破解观念问题。 通过召开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六个同步”现场观摩推进会,相互交流学习借鉴,促使区县间找出差距,及时总结,巩固成效,分析不足,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强化措施,强势推进“六个同步”又好又快发展。

抓领导挂帮破解协调难问题 。采取领导包片、科室包县、技术人员包项目“三包”领导挂帮机制,包片领导定期深入一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处理,及时跟踪问效,提高办事效率。

抓联合督查破解监督缺位问题。 市 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部门与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立联合巡查制度,实行一季一查一通报机制,季度检查实行综合排名公示制。采取“以查代训、以训促严,以 严促改”的方式,逐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解决县级工程技术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部分项目监督缺位等问题。


铜仁市美丽乡村小康路

抓社会监督破解巡视缺位问题。 实行社会监督员监督机制(即每个项目落实1-2名沿线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党员或人大、政协代表作为社会监督员),对社会监督员信息实行备案管理,发放简易监督手册,定期培训,使监督员掌握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的关键技术指标,确保施工过程监督到位。

抓专项整治破解整改难问题。 通过开展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提质增效专项活动,采取不定期、不定项目、不定人员“三不定”模式进行监督检查,集中整治,并将整治情况函告相关区县县委、政府,对整改不到位的区县暂停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资金和项目,直至整改到位。

建设与养护管理并重。 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项目完工后,要求业主单位委托各区县公路管理所进行定期养护,验收前的养护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项目验收合格后正式办理移交手续,切实解决建管过渡养护难的问题,有效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截 止目前,该市248个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占年度建设总数的55.36%,200个建设项目正在施工,占年度建设总数的 44.64%,累计完成投资138404.6万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67%,所有工程可望在今年10月底完工。(刘其铖 吴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