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悔过书走套路 鳄鱼流泪不值得同情

13.02.2015  18:36

                日前,在安徽萧县、泗县及太和县三地,县委书记贪腐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涉及当地干部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成为“塌方式腐败”的重灾区。记者日前采访当地纪委、司法等部门获取了三地落马县委书记的腐败忏悔自述。(新华社电/2月12日)
  近些年,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贪官被押上了法庭,于是在法庭上念自己的悔过书,便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悔过书”,作为中国贪腐官员向党组织和办案机关交代内心独白与自我反思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体”,已成为普通公众了解落马官员的一种公开化的“私人档案”。实质上,贪官的“悔过书”只不过是“鳄鱼的眼泪”。 
  有媒体报道提及,至少53名落马官员进行过公开忏悔,其中,近六成人发表自己的贪腐史,剖析个人贪腐原因;有14人“我是农民的儿子”开头。“忏悔体”的套路化,不仅体现在遣词造句上,还体现在悔过书的谋篇布局上。第一部分,落马官员通常会“痛说革命家史”,道尽艰辛,忏悔往往进入第二层面。如何丢掉信仰,如何“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在各个位置上怎样贪污腐败堕落,吃拿卡要,收了谁的钱,竹筒倒豆子地讲出来。从过去讲到现在和未来,以时间为轴,官员忏悔完成了毫无保留的“交心”。当然,具体到各个落马官员而言,交代的过程可能有所打乱,甚至有所省略,但套路却如出一辙。
   对于落马官员,个人悔过似乎成了“规定动作”,这些动辄悔不当初、声泪俱下的落马官员,其实没有学会过忏悔。这样的忏悔,毫无深刻可言,面向内心的追问,只能追溯到某种肤浅的东西上去。就好像刘铁男的儿子刘德成回忆的,“小的时候每次我爸骑车带我去奶奶家的时候,都不走大路,都串胡同,跟我说这样近,做人要学会走捷径”。在刘德成的忏悔中,“走上歧途”跟“从小走捷径”关联起来,看似有理有据,以小见大,实则毫无逻辑,忏悔到这个层面,徒有形式。
  坦白地说,不管贪官悔过书写得有多么虔诚或扇情,都不具有什么新闻价值,也不值得老百姓同情,相反,只会成为坊间的笑谈。一是这些所谓的悔过书内容毫无新意,只不过是换了个贪官作者而已;二是更多的悔过书充斥着为自己辩解的意味;三是想想在位时威风禀禀,身边从来不缺乏热闹,突然成了阶下囚,写悔过书便成了一些贪官在寂寞中的一种心灵慰藉。
  其实,贪官们写悔过书的真正目的就有一个,想得到宽大,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开口说话的机会。这也是他们潜意识中权大于法的惯性思维所致。如果写悔过书可以减轻罪责,那么,照此推理,只要所有的犯罪分子写写悔过书就行了,而且谁的文采好谁就被惩罚得轻,国家的法律不就成了一纸空文? 所以,官员的悔过书根本就是鳄鱼的眼泪,不值得同情,也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