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里来了贴心人

08.05.2015  20:37

      连续3年,贵州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广大驻村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意、用心灵倾听民声,把汗水洒在田间地头,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贫困村里来了贴心人

——我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速写

 

龙里小康驻村工作队帮助茶农抢收春茶。 王立信 摄(贵景网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以来,省委始终坚持把“同步小康驻村”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点工作来谋划和推进,作为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来深化和拓展。今年,全省又选派5.7万余人、组建1.1万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再次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阳春三月,驻村工作刚一启动,省旅游局调研员宋小平就再次踏上了去往黎平县堂安侗寨的路程。她说,有些项目还没“落好地”,自己一直牵挂,所以申请留下来再干一年。

  “宋大姐为了村里的发展累惨了,我们都不忍心喊她留下来,但确实舍不得她走”——当地百姓这样评价这位“省城大姐”。在大山深处,像宋小平这样让群众恋恋不舍的驻村干部比比皆是。

  驻村队员们脚踩泥土,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不断增进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感情和本领。

 

因村制宜理清思路

全力助推富民强村

 

  驻村工作,帮助农村“小康”是最终目标。

  围绕推进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研,与党员干部群众交心谈心,共同查找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了解和掌握帮扶点的基本情况。

  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村情、资源、区位、产业等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规划,促进帮扶资源向基层倾斜,真金白银投向基层。

  “驻村帮扶干部多,自带被窝自带锅;深入村组办实事,助农增收点子多。”群众用自己编的山歌称赞驻村工作组。威宁自治县驻村工作三队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精准扶贫四看法”,帮助12个贫困村建立贫困户档案1500多个,并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迤那镇莲花村55岁老党员郑国亮年龄偏大、劳动能力较弱,工作队协调开办“惠农通”业务点,在方便村民的同时,让郑国亮增加了收入。

  “在驻村工作中,我们主要按照‘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思路,积极帮助村干和村民解放思想,打开思路,借助项目资源大力发展致富产业,让农民增收有产业支撑。”省水利厅同步小康工作组驻村干部陈存杰说。2013年一到丹寨县羊甲村,他就积极帮助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水利厅的帮扶下,带领群众种植樱桃300亩、葡萄200亩,猕猴桃350亩,辣椒150亩,促进羊甲村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羊甲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村”。

  “只有农民口袋鼓起来了,同步小康才有希望。”驻村工作组在这样的共识下,注重在引进项目上下功夫,加强项目运作,促进项目生成,帮助农民增收。2014年来,广大驻村队员共帮助基层协调项目3.43万个,协调资金51.22亿元。其中,很多是发展后劲足,带富能力强的产业项目。

 

走进群众叩开心门

凝神聚力共绘蓝图

 

  广大驻村干部深入村组庭院、田埂地头,组织“文艺娱乐”、“夜间课堂”、“道德讲堂”、“院坝会议”等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支农强农政策等,向基层群众传递着党的“好声音”,凝聚发展正能量。

  “榕江变化大得很,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全靠共产党,群众路线更惠民……”在榕江县寨蒿镇晚寨村“三八”妇女节活动现场,“本土歌星”吴家兴一曲古朴优雅的侗族琵琶歌余音未落,场边观众已掌声雷动。黔东南州采取歌声传颂、双语培训、三语解读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党的好政策,切实把党的“好声音”送到农村、传到基层。

  黔东南州还把《少数民族常用语100句》的小册子发放给驻村干部,并对驻村干部开展双语培训2900多人次。“城里来的驻村干部也会用苗语给我们讲新农合报销、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我们都听得懂。”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杨光敏老人笑呵呵地说。

  围绕推动农村加快发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夯实农村基层基础,驻村队员吃住在村、工作在村,驻村时间每月不少于20天,定岗定责,加强督促,强化保障,确保既“”得下,更“”得好。今年以来,驻村干部累计走访群众74.6万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群众17.7万人,协调项目2247个,争取各类资金8539万元,办理好事实事3.32万件,化解矛盾纠纷7281起。

 

脚踩泥土磨砺成长

点燃激情干事创业

 

  “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成为淬炼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平台。去年7、8月份,赤水市、习水县、思南县等地遭遇强降雨袭击,驻村干部和当地干部冒着大雨挨家挨户疏散群众,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排涝救灾、灾后重建第一线,为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而奋战。村民们说:“驻村干部样样都干,有他们在,心里踏实多了!

  今年,我省选派的驻村干部来源更加优化,加大从省市县三级部门抽调驻村干部的力度,实现了“三增加一减少”,即省直单位、市直单位、县直单位选派干部分别同比增长26.8%、96.8%、30.8%;乡镇选派干部同比下降16.7%。在抽调干部时,注重选派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和精兵强将。各级共抽调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5659人,到基层第一线接地气、办实事,磨练成长。

  遵义县农牧局80后的年轻小伙刘德全,今年继续申请驻村。两个月不到,他已经从派出单位协调资金10万元,动员14户村蓝花散种户集资5.6万元,建起了面积2400平方米的10个蓝花大棚。针对该村烤烟烤房紧缺,在今年无烤房指标情况下,他争取协调县烟办资金5万元,鼓励烤烟种植户自建烤房10间,每间补助5000元,提高了群众种烟积极性。龙丰村群众夸赞:“小刘是来干实事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有了驻村干部,都变成了现实。

  全省5万余名驻村干部中,更多的“好苗子”正在基层汲取充足养分。在今年同步小康驻村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会上,300名优秀驻村干部受到表彰,各级各地相继培养提拔了一批批优秀驻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