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独臂教师 深山执教27年

08.11.2014  13:30

核心提示

一到雨天,山村小溪发大水,王雨国让十来个学生跟在身后,用一只手托着,将他们一一背到对岸……

在贵定境内的斗篷山深处,一名独臂教师在当地一个最偏远的一个山村小学,独自坚守讲台27年,既当教师,也当爹的他,先后将400余名山里娃送出大山,而起初的工资只有13元。

A 独臂青年 深山村小代课

51岁的王玉国家住贵定县岩下乡的一个山村。

3岁那年,一场意外火灾导致他失去左手。由于家贫,上到初中二年级,他就被迫辍学了。经刻苦自学,他先后到过龙里以及本县的其他乡镇担任过代课教师。

25岁那年,他听亲戚说,摆熹村的栗山小学因缺老师可能要“散伙”,他毛遂自荐来到这所小学,当了一名代课老师。

自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

摆熹村小学地处黔南最高峰——斗篷山麓,四周是延绵群山,是岩下乡最偏远的山村小学,承载着全村60余户山民后代教育的重任。

刚来栗山小学,王玉国发现,学校只有两个年级——一年级和三年级,共有14名孩子,因教室是两间破旧的木房,一到雨季或冬季,屋内总风雨交加,孩子们常冷得蜷缩在破旧的木凳上,这个时候,王玉国总要生一堆火,让孩子暖一暖。

为能让孩子们好过点,王玉国不断地向乡里反映。在他的努力争取下,这里盖起了三间砖瓦房。

B 深山坚守 最早工资13元

近日,记者在山中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摆熹村时,栗山小学刚刚下课。

王老师,帮我削下笔嘛。”一名小女孩走到一名独臂男子面前,将一支断了芯的铅笔塞到他手里,然后调皮地跑出教室跟其他同学玩去了。

他就是王玉国——1.6米的个头、黑红的脸膛、左袖空空。

孩子小,难免有些依赖。”王玉国用左腋窝夹着镰刀,右手挥刀熟练地削起来,不一会,铅笔削好。

在栗山小学读书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除少部分是学校附近的,其余都住在另外村寨,远的要走一个多小时。

每到雨天,村外那条河便会发大水,此时,王雨国便让十来个学生跟在身后,单手托着娃娃,将他们一一背到对岸,几十年从未间断。

因路远的孩子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每到第三节课间操的间隙,王玉国来到隔壁教室,用一只手淘好米,再提着那只略显陈旧的铁皮桶,接水倒进盆里,为孩子们清洗当天的菜。中午放学,他又开始忙着为部分留校学生做起了饭菜……唯有到周末,他才会爬过重重山峦与家人团聚。

27年来,整个栗山小学只有王玉国一人坚守,刚开始的代课工资,一月只有13元。后来,这个数字改成了50元、150元……直到2011年前,其工资也不过900元左右。2011年,王玉国终于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如今,他的工资已有2000多元。

C 执教27年 送走400山里娃

当地教育部门透露,20多年来,曾有不少特岗老师及支教志愿者来过这里,都因受不了那份苦和寂寞,短暂逗留后又离开了。

这么多年了,王老师一直是一个人坚守在山上,我曾试图劝他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任教,他都拒绝了。”王玉国的昔日学生、贵定县昌明镇教辅站老师沈振辉说,当了教师后,他才真正体会到王老师的那份辛苦。

据悉,27年来,王玉国送出去的山里娃已有400余名。如今,这些人多已成家立业,有的经商,有的和他一样,去了条件更好的地方当了教师,有的则成了国家公务员。

这些走出去孩子,不一定十分优秀,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十分善良。”提起他的学生,王玉国都自豪不已。

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网易微博微信QQ好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