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代表团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09.03.2017  00:32

作者: 版面:第A1版 制作:王瑶 时间:2017-03-08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向红琼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张 玥/摄

  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后发赶超、弯道取直……

  在3月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中,这些“关键词”不断出现。

  发言的代表,既有政府官员,也有企业家;既有医务、金融等行业的从业者,也有普通农民。大家结合自身体会谈感受,你一言、我一语,紧扣报告谈民生,落地贵州话发展……

  脱贫攻坚:贵州有信心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是贵州在“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自然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远坤分享了一组数字:“为保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州一户一户地核对贫困人口。2016年贵州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其中贫困地区老百姓收入增长达到10.5%。”

  2017年,全国要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贵州要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将达到340万人,贵州要易地扶贫搬迁75万人。“75万的数字不算小,根据这些年实践来看,我们有信心能把事情做好。”刘远坤说。

  “全国都在关注贵州的大扶贫。”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原铜仁市委书记、现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夏庆丰在调任国务院国资委后最大的感受,“以前讨论贵州,都只有山青水秀、民族风情。现在大家讨论贵州的新关键词很多,有大数据、生态文明、脱贫攻坚、大旅游、无会期,特别是脱贫攻坚的‘春季攻势’,在全国的反响非常好。”

  “总理报告里提到,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搬迁超过240万,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2016年,我所在的从江县贫困人口减少1.44万,其中大多数都是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弱的贫困群众。我亲身感受到,脱贫工作的压力很大。但是这块‘硬骨头’正在慢慢被啃下来!”来自贵州从江的“农民代表”梁文同建议说,“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好关于支持农村地区种养殖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让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民更好地增产增收。”

  社会保障:推进“三保合一”进程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要继续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医疗利益格局正在向有利于患者的方向发展。2016年,贵州强力推进分级诊疗、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医疗改革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落实“基层首诊”方面还有所欠缺。

  “在贵州,三甲医院承担了80%以上的首诊量。”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忠民认为,这种现象主要与贵州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人们更信赖大医院等因素有关。“我建议,建设多个区域性医疗中心,定位就是治疗基层医院无力解决的疑难杂症。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基层医院服务水平,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更加信任不断进步的基层医院。”

  “在‘三保合一’的过程中,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是首要。”全国人大代表、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坦言,目前,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处于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其中人社部管理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卫计委则负责新农合的管理,这给人民群众使用医保、转接医保造成了种种不便,“有关部门要敢于破局,推动‘三保合一’进程。”

  “青壮年出省打工,在工作所在地缴纳社保,但是他们往往是回到家乡领取社保,这就导致了劳务输出省社保结余捉襟见肘、劳务输入省社保结余较多的情况。”全国人大代表、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这就需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这将成为未来缓解社保支付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企业降负:金融机构应给实体经济更多支持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也是金融业、企业关注的重点。报告中提到,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将放在支持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

  “金融机构不该把小微企业拒之门外!”刘远坤代表说,一些金融机构设置的贷款门槛太高,使得小微企业贷款难。他建议,“金融改革还应该进一步细化,金融机构要给实体经济更多的支持。”

  “单纯看税负,中国企业所承担税负的压力在国际上并不算高。但是加上了社保费用后,就处于高水平了。”吴晓灵代表说,这导致了企业用工成本的大大增加,也降低了工人的“获得感”,吴晓灵代表建议,企业和个人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还可以继续降低,不仅为企业降低负担,也能为个人增加可支配收入。

  作为来自企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开磷集团董事长何刚对2016年“三去一降一补”带来的政策红利印象深刻。“在税费减免、电价降低、政策补贴等方面,我们获得了总计2.2亿多元的红利,对企业渡过行业的艰难时期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何刚说,“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核心关键是给实体经济降低成本,希望金融、工业等有关部门多方发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