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寨“移动互联网村”观察:“离大城市很远,离世界很近”

13.11.2015  17:18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13日电(记者杨洪涛)近日,农业部公开提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手机上网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给农村带来哪些变化?农民愿不愿用手机上网?相关部门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带着一系列的疑问,记者来到贵州大山里的“移动互联网村”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寻找答案。

  黎平县位于贵州偏远山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大山深处的岩洞镇铜关村有460余户1860多人,绝大多数是侗族,散居在4个自然寨。

  长期以来,同大多数发展滞后的农村一样,铜关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民增收缓慢。近年来,这个村却因为一项移动互联网试验产生了一系列的“奇妙反应”。

  2014年11月,腾讯基金会、中国移动、中兴通讯联合在铜关村建立了4G通信基站,并为村民发放了近100部智能手机。

  “你们种的米这么好吃,想不想卖?怎么卖?用手机卖。

  “你们今天穿得这么漂亮,有没有拍照?不用买相机,手机就可以。

  “想不想看看在大城市打工的儿子媳妇?可以用手机微信视频。

  2014年底,为让村民学会手机上网,该项目的一批工作人员开始费尽心思给村民们培训。

  65岁的吴培珊儿子在广东打工,她不识字,但“想儿子了就用微信视频聊天。”正是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她学会了使用微信,成了村里使用智能手机的“带头人”。如今,她经常在寨子里小卖部门口蹭WIFI和儿子视频聊天。

  黎平县山环水绕,采用“稻鱼鸭共生”自然农法种植的特色水稻香禾糯,是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但是长期以来,缺乏商业意识和市场渠道的侗家人难以从传统宝藏中挖掘到财富。

  腾讯公益“筑梦新乡村”项目负责人陈圆圆说,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古村落、偏远山区的村民与外界连接的程度非常低,与外面世界的交流几乎处于空白,“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为贫困群众脱贫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当地的香禾糯、有牛黑米、雀舌茶等特产,通过互联网推广,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畅销网络,仅2014年一年就创造了30万元的利润,增加了当地村民的家庭收入。

  看好市场前景,黎平县科技局干部、科技特派员杨正熙收集当地特有的水稻品种,带动当地群众种植。“今年我接了500万元的优质米订单。”杨正熙说,经过网络宣传,当地的“有牛黑米”价格是杂交稻的2倍以上,还供不应求,目前已有820多户农户种植,其中600多户为贫困户,此举有望帮助他们脱贫。

  除了用手机买卖东西,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寨的管理方式。

  “村里有一户人家的牛走丢了,找了两天都没找到,到村里的微信群里一吆喝,很快就在1公里外的另一个寨子找到了。”铜关村村主任吴荣盛说,现在村里的低保金发放、财务收支状况、通知等都可以使用微信群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能顺利学会手机上网。在首批参加培训的40多名村民中,有人培训还没结束就走了,因为表示“完全听不懂”;有5名不识字的妇女没有完成培训考试;有3名妇女表示“太复杂、不敢用”,申请退出。

  一些村组干部以及使用手机的上网的村民对记者说,村寨的信号不太稳定,他们盼望村里的手机信号能加强一些,手机流量费用再降低一些。

  “我们距离大城市很远,但现在有了互联网,离世界很近。”铜关村驻村干部、黎平县招商局党组书记罗永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