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促进烟草产业发展 助力扶贫脱贫攻坚

17.10.2016  22:37

  机耕道贯穿烟田。

  2014年7月30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巡视员赵建忠带队在黔南州贵定县新巴镇谷兵村德赫组慰问退伍老兵张光兴。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烟蚜茧蜂培育。

  种下希望。 黄晓龙 摄

  开心的烟农。

  烟草是贵州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扶贫产业之一,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五张名片”之一,是我省财税增长、烟农增收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烟草行业依托产业扶贫,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多措并举发力,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实现税利160.13亿元,增长26%,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实现税利高速增长,为全省财政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十二五”以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税利从77.8亿元增加到160.13亿元,年均增长15.5%,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财政税收的稳定增长。在取消农业税后,作为唯一的农业特产税,烟叶税成为种烟县、乡财政的重要来源,从2010年到2015年,烟叶税从10.81亿元增加到16.01亿元,对县、乡财政增收形成了有力支撑。

   做精做强烟草主业 带动烟农增收

目前,全国70%以上的烟叶生产和60%以上的卷烟生产均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烟草产业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广大烟农和卷烟零售客户的就业生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贵州,近年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始终瞄准烟农增收,致力减工降本,紧紧围绕国家局关于提高质量、科技创新、专业服务、多元经营和精准扶贫的“4+1”烟农增收工作部署,不断探索新组织模式,创新实践“合作社+”多元经营模式,积极培育新型烟农,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多渠道拓宽烟农致富道路,领航现代山地农业,助力绿色发展,带领烟农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目前,全省88个县中有59个县种植烟叶,全省5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34个县种植烟叶。从2010年到2015年,我省种烟农户从14万户增加到15万户,烟农种烟总收入从51.3亿元增加到79.9亿元,户均收入从3.6万元增加到5.9万元,种烟农户人均收入从8319元增加到13409元,是2015年我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倍。

典型事例

播州区沙湾镇连迁村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很多年轻人娶媳妇都成问题,繁琐的种烟工序,高强度的劳作,让很多年轻人放弃种烟选择外出打工。近年来,烟草行业引领当地烟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种植烤烟,减工降本,将烟农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种烟,村民收入节节攀升,家家户户建起了小洋楼,村口转弯处,一排“标准厂房”很是显眼,村庄里处处能看到烟叶的标志,烟叶成为连阡人的骄傲。烟农在绿水青山中种出了金山银山,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

一线访谈

息烽县九庄镇柏茂村烟农詹泽明:种烟,是我们山区农民脱贫的一个好路子,自己土地里面种出来的财富,让我们农民脱贫脱得更有尊严,更有自信,更有底气。我今年62岁了,外出打工有很多不便,在家流转土地种植烤烟,一样可以让我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今年我流转了邻居的14亩地种上烤烟,光这一项收入就有4万多元,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建好健全基础设施 实现生产生活改善

从2005年起,烟草行业为改善烟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开展了以烟水工程、密集烤房、机耕道、育苗大棚、农业机具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已累计投入133亿元建成烟水工程受益面积674万亩,建设密集烤房15.3万座,建成机耕路8500公里,配置农机具6.7万台,建成育苗大棚365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整理13.6万亩。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受益烟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夯实了项目区大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贵州烟草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等合作,研发了水肥一体化施肥枪等轻巧、简便、适用的小型农机,省时省力,为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作出了新贡献。

典型事例

2011年4月8日,国家烟草局在遵义援建的首个水源性工程开始选址工作,位于播州区的绿竹坝水库正式开始建设。2014年9月,该工程开始蓄水。该水库是遵义灌区之西北片自流灌溉的骨干水库之一,工程受益区域涉及乐山镇的乐山村、民星村、后菁村、瓮海村;鸭溪镇的金刀村、杨柳村、乐理村;龙坑镇的八里村、苏池村、金鼓村以及石板镇的池坪村共4镇11村,项目受益面积4.328万亩,对保障灌区内烤烟及粮油稳产高产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解决了1.02万人的饮水及8千多头牲畜饮水问题,并兼顾下游集镇防洪和县城应急调水功能。2015年,该水库覆盖的4镇的贫困村全部摘帽。

一线访谈

播州区副区长李忠莉:烟草行业始终坚持创新,研发了很多适应山区农业发展的现代农具,帮助农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同样能适用到蔬菜、辣椒、水稻等种植中,为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山区农民依靠土地、依靠农业脱贫致富探出了新路。

倾力倾情扶贫开发 履行社会责任

除了对扶贫开发的直接支撑作用外,烟草行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抗旱救灾、社会捐赠等方面发挥作用。“九五”以来,贵州烟草累计在烟区援建希望小学68所。去年,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捐赠1.7亿元给贵州大学建设烟草学院。从2012年起,用3到5年时间,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全省57个主产烟县开展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助推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贵州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后,国家烟草专卖局立即捐赠贵州灾区5000万元救灾资金,并增加100万担烟叶生产救灾计划;2011年贵州再次遭受影响面、受灾程度和灾害损失更大的旱灾,国家烟草专卖局再次补贴烟农因灾损失6.11亿元,实现了烟农种烟现金投入没有受到损失。

典型事例

在我省西北部的威宁自治县,充足的日照为种植优质烟草提供了良好条件。走进秀水乡秀水村, 在烟叶地的边上,几十幢规划统一的黔西北民居格外显眼。烟草行业投资580万元援建的贵烟新村,解决了20户烟农的居住问题。66岁的村民马应府一家也从原来的土墙房里搬进了220平方米的两层砖房小洋楼。他和老伴一起种了9亩烤烟,年收入近4万元,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想起这些,马应府黑黝黝的脸上泛着淳朴而幸福笑容。

一线访谈

威宁自治县秀水乡秀水村烟农马应府:“如果没有种烟,如果烟草行业没有援建新村,这辈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上这样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房子敞亮了,心情也敞亮了。烟农新村的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烟农的生产生活条件,更是提升了我们烟农的精气神。我们相信,只要苦干实干,日子就能越过越好。

本版图片由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提供

专业职业组织模式 引领农业转型发展

自2007年以来,烟草部门发挥产业优势,积极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转变烟叶生产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贵州结合山区实际,探索“小集中,大串联”的“珍珠项链式”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模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烟叶规模化种植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末,全省户均种植面积18亩,百亩以上连片种植占73%,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147个,引导组建烟农专业服务合作社148家,依托烟叶生产关键环节,大力开展专业化服务。目前,种烟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烟农职业化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模式逐渐成型。同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形成的先进实用技术和生产组织模式、管理经验等在全省其他农业生产领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有力助推贵州贫困地区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扶贫脱贫进程,成为山区现代农业的重要引领产业,现代烟草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去年以来,在做精主业的同时,贵州烟草引导合作社、烟农加大设置基础设施利用率,在专业化、集约化、多元化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实现烟农增收。

典型事例

目前,烟叶烘烤进入尾声,高标准建设的烤房将“空闲”下来。为了使资源得到更合理高效的利用,拓宽烟农致富渠道,近年来,贵州烟草不断探索研究,邀请专家实地调研,结合实际引导烟农多元发展实现增收。走进黔西林泉烟农合作社,一排排烤房里已经种上了双孢菇,烟农们把能带来实惠的双孢菇叫做“金蛋蛋”。林泉烟农合作社今年利用172座烤房进行双孢菇示范种植,预计产值将达111.42万元,效益16.83万元。今年,毕节烟草将拿出200余万元作为生产投入资金,规划利用烤房5400座,生产食用菌3240吨。同时,毕节市还规划利用18万平方米育苗棚和11.12万亩烟地套种蔬菜、大蒜、大葱、萝卜、花卉、红豆、高粱、大豆等,多渠道促农增收。

一线访谈

毕节市烟草公司副经理翟欣:毕节烟草聚焦烟草行业投建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闲置期的利用,引导、帮助烟农通过利用烤房、大棚等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闲置期发展特色种植业,帮助烟农实现依托烟草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增收,目前我们提出了“利用一间房(闲置烤房)、实现一亩收(种烟收入)”的目标,采取“龙头企业+烟农合作社+烟农”的模式进行烤房双孢菇种植,取得了初步成效,为烟农增收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也为烟草产业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王雪 郭娟娟 李聪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