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民的“农业创新”之悟

04.10.2018  22:37

  6月27日,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的陈大兴(左)在蚂蚱养殖大棚内投放饲料。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新华社贵阳10月3日电(记者罗羽)摘了些广菜、在自家稻田中抓了十几条肥壮的稻鱼,干了十年农业的杨卓林准备在夜晚邀请几位朋友一起小聚,共同庆祝秋日的丰收时节。

  48岁的杨卓林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仁里乡太元村。十年前,为了就近照顾家中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在外打工的他回到深山里的家,重新务农,开启了与农业的不解之缘。

  “开头的五年,我一边种植水稻,一边发展中药材,但亏了3万多元。”杨卓林说,后来,他贷款8万元,学习种草养牛,还到榕江各地找来农民自己保留的传统稻种,种起了红米稻、黑米稻、紫米稻以及香禾糯米稻等,同时发展稻田养鱼,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媒介,对外推广和销售,仅去年就净挣七八万元。今年种植养殖均获大丰收,预计收入将翻番。

  成功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杨卓林说,正是通过近年来政府提供的农业培训,他逐步意识到,传统农民越来越难通过传统农业获得更好收益,必须按照“特、优”两个方向,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道路。

  近年来,中国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通过农业培训等方式,这些理念逐步在一些新型职业农民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贵州省今年计划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等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5万人。

  “农业创新难,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仁里乡政府副乡长梁厚土表示,可喜的是,自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大批像杨卓林一样的农民逐步转变了思想观念,为农业发展走出了新路子。

  在贵州省安顺市大坝村,村头村尾种植的金刺梨等果树硕果累累,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除草,为抢抓丰收做准备。五年前,村里成立了“村社一体”合作社,将全村5000多亩土地集中起来,种上了金刺梨等果树,还发展起了金刺梨酒加工、蚂蚱大棚养殖等产业,全村1000多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村社一体’合作社把土地、人力和财力集中起来,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改变了过去传统农业经营小、散、弱的局面,让村民比过去传统经营所得收入增加数倍,还不用担心风险问题。”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说,“村社一体”合作社等组织模式的创新,为广大村民脱贫致富以及农业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

  “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们只需要在合作社基地务工就好。除了有基本的工资收入两三千块钱,还有管理收入和分红收入大约三四万块钱。”53岁的村民许忠义感慨地说,作为2016年脱贫的“曾经的贫困户”,他在几年前流转自家10亩土地给合作社后,还在合作社种植基地当管理人员,一年净挣四五万元。

  跟大坝村一样,以合作社为纽带的农村农业组织模式创新已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让更多农民体验到了“丰收之美”。贵州省在2017年就出台方案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到2019年注册合作社达61000家,带动农户380万户13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万户300万人,人均增收2000元。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