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加大扶贫力度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同步实现小康

22.02.2015  13:42

    新华网贵州频道2月22日电(记者杨洪涛)“县里已经在我们村规划乡村旅游,公厕、停车场等工程已经开始动工,相信不用几年我们就能脱贫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计划乡加宜村村支书蒙正林说。

    加宜村地处月亮山、孔明山腹地,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90%以上为山地,加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榕江县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蒙正林分析说,村里绝大多数农户都能开家庭旅馆、开农家乐,加上扶贫、农业部门扶持的产业,再加上一部分人外出打工,几项算下来,脱贫并不难。

    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集中连片地区的“老、少、边、穷”地区是难啃的“硬骨头”,更关系着小康社会能否同步实现。像加宜村这样的地区,更成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

    记者从贵州省政府了解到,近年来,贵州省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据统计,2014年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少90多万人,有6个县实现“减贫摘帽”。

    据了解,今年贵州省将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主要发展民族地区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精品水果、核桃、油茶、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扶持73个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